正文 < 宇宙探秘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中国第一颗卫星与"长征"1 号火箭 1970 年4月24日,我国酒泉发射场区风和日丽,春风拂面,人们精神抖擞,期待着第一颗卫星上天。

发射时刻终于来到了.晚9 点35 分,火箭在震耳的隆隆声中离开了发射架,徐徐上升,发动机喷出的几十米长的火焰,光亮夺目.火箭越飞越快,直冲云霄。

晚上9 点48 分,从现场指挥所里传来卫星进入太空的喜讯,人们顿时沸腾起来.人们临时在发射场上召开了庆祝大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及其他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烈庆祝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把第一颗卫星"东方红" 1 号送上太空的火箭叫"长征"1 号.它是我国第一枚多级运载火箭,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第三级固体火箭而成.火箭全长29.46 米,竖起如同大烟囱.火箭最大直径为2.25 米,起飞重量81.5 吨,起飞推力1020 千牛,能把300 公斤重的卫星送入440 公里高的太空。

1971 年3月3日,"长征"1 号火箭又把"实验"1 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返回式卫星与"长征"2 号火箭 1976 年12月10日,新华社宣布: 我国12月7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已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地面。

卫星返回是异常复杂的技术,我国发射的卫星顺利地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回收技术的国家。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返回式火箭.在明代史籍中记载的多种火箭中,飞空砂筒火箭就是一种回收式火箭。

飞空砂筒火箭箭身前端两侧各绑一个药筒.一个筒口向前,另一个筒口向后,筒口向后的药筒前面放有爆竹,长約2.3 厘米,直径約0.23 厘米.爆竹的引线与药筒底部连通,爆竹外裹3~5 层纸,前面装细砂,以纸封糊严密.使用时利用筒口后的药筒将火箭射出,钉在敌方营寨的帐篷上.药筒内火药烧完后引燃爆竹,细砂喷出伤人双目.然后筒口向前的药筒点燃,将火箭送回。

今天我国回收卫星成功,当然在技术上已远非昔比,所用火箭也非原始火箭,而是大型运载火箭"长征"2 号。

"长征"2 号火箭是两级液体火箭,长約32 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推力約2750 千牛,能把1.8 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从1976 年至今,"长征"2 号已把10 多颗返回式卫星送入太空,卫星完成任务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地返回地面。

中国通信卫星与"长征"3 号火箭 1984 年4月8日,在西昌火箭发射场,巍峨耸立的发射架里,一枚载着试验通信卫星的乳白色运载火箭--"长征"3 号,昂首挺立,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夜幕降临了,巨型发射架上点点明灯像是挂滿了夺目的明珠,同太空的群星交相辉映.万籁俱寂,发射架缓缓张开,一个重要的时刻即将到来.我国的试验通信卫星就要从这里起飞,冲出地球束缚,飞向太空。

晚7 时20 分,"长征"3 号发出巨大轰鸣,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卫星顺利地入轨,绕地球飞翔.中国第一颗静止卫星--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了.这一喜讯,飞向全世界。

至今,我国已有5 颗通信卫星,风尘仆仆,定点于赤道上空,我国一盏又一盏"明灯"高挂太空。

"长征"3 号是以"长征"2 号为基础,加第三级组成的三级火箭.火箭全长44.56 米,起飞重量202 吨,起飞推力达2750 千牛,第三级氢氧发动机(以液氢和液氧为推进剂的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2 次启动.它能把1.4吨重的卫星送上地球静止轨道。

1990 年4月7日,"长征"3 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亚洲"1 号通信卫星。

"长征"3 号的改进型"长征"3 号甲将装上具有更大推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可以把2.5 吨重的卫星送上地球静止轨道。

一箭三星与"风暴"1 号火箭 1981 年9月20日清晨5 时28 分40 秒,一枚带着三颗卫星的运载火箭,从发射台上起飞.这时,地处祖国西北的发射场还被黎明前的夜空笼罩着,7 秒后,火箭开始朝东南方向拐弯; 3 分钟后,火箭从人们的視野中消失。

起飞后7 分20 秒,火箭携带的"实践" 2 号甲、"实践"2 号乙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 又过了3 秒,"实践"2 号卫星也与运载火箭分离."实践"2 号卫星进入太空翱翔后,它的4 块太阳电池帆板便展开,此时,很像停留在天空中的老鹰.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使卫星逐步转向太阳,实现卫星对太阳定向.卫星顶面和4 块帆板上的太阳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为卫星各系统供电。

我国首次一箭把三颗卫星顺利地送入太空,使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跨进了国际先进行列。

发射一箭多星的运载火箭叫"风暴"1 号.它是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长32.6 米,直径3.35 米,起飞推力2750 千牛,起飞重量191 吨,能把1.5吨重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下页:人造卫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