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生命的奥秘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舍命不舍山的麝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麝是青藏高原上少有的经济动物,属偶蹄目,鹿科动物,但不长角.目前,世界上共有原麝、林麝、马麝三个品种,均分布在亚洲.其中体型最大的要数我国青海境内的马麝,体重可达13 公斤,全身灰褐色,毛粗硬而中空,易折断; 雄性犬牙发达,露于唇外,远看像两撇白色胡须; 四肢前短后长,行动极为迅速,常活动在海拔2400~4200 米之间的林中,灌木丛及荒漠地带。

由于雄麝下体腺囊分泌出一种称麝香的物质,具有开窍活血、消炎攻毒、止痛催产功能,同时又因其芳香异常,经久不散,为香料工业中的高级原料,故有"药中之宝"、"香中之冠"之美誉.解放后,青海省最高年产达3000两,成为我国麝香的重要产地之一。

麝的生活习性为动物中最有规律的一种.食物以草及嫩叶为主,冬季因天气寒冷栖居于山腰,夏季因炎热迁居山顶,白天伏卧,夜间在泉溪河畔觅食、饮水,排泄粪便也有固定地点,而且来去总是走的同一条道路,故群众中有麝是"阳山吃草,阴山拔粪"的说法.雌、雄麝虽同居一山,但决不栖息一室,尽管多在晨昏时"幽会",但白天必须相隔一段距离老老实实地各自生活.如发现险情,一只在远处发出"嘶嘶"叫声,让另一只有所警觉,敌情严重时,它们便以疾速的动作逃离,险情过后,用不了多长时间,麝又回到了原来的"家园".猎人们说: "麝舍命不舍家(山)"。

它们为什么能在地形复杂,不便辨认的林区、灌木丛中返回"家园"呢?原来麝有"擦棍"的习惯.其臀部尾脂腺上,每天都要分泌出一些液体物质,促使尾部发痒,因此必须在栖居地附近,找几株可供擦痒的树桩或枝条,进行摩擦,久而久之,形成特殊的记号.遇险归来,就以"擦棍"留下的记号或气息来辨认"家园"。

麝于每年11月份发情交配.这时,争偶现象十分严重,雄麝之间相互以牙相咬,几乎成为生死之争.胜者占有雌性,败者自动退出"情场".怀胎后于翌年5、6月产仔、多为两羔.母麝对幼仔十分疼爱,但因天敌过多,母仔不敢依偎一处.幼仔在草地觅食、伏卧时,母麝隐蔽在远处监护.遇有敌情,母麝自身向远方逃去,以此办法,诱惑天敌上当,使幼仔安全无恙.然后,母仔绕道远方后,再返"家园"团聚。

近年来,麝资源大幅度减少,目前国际上已禁止了麝香贸易,大自然向人类亮出了黄牌,麝已面临绝种危险! !

下页:植物迷孟德尔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