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地球奥秘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隐形巨佛“睡美人”-乐山大佛 千山大佛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1990年,我国不少报刊和中央电視台先后报导: 在驰名中外的"乐山大佛"外围,发现了另一尊由几座山体构成的"巨型睡佛",成为四川又一令人称绝的奇特景观。

这一隐形"巨佛"是广东一老人游览乐山名胜时发现的.他用自备相机拍了一些乌龙山景区的照片,发现其中一张远景形如健男仰卧,眉目传神,恰似睡佛.后经四川省文化厅组织的考察组证实,这是一座庞大的隐形"巨佛",头南足北仰卧江中.远远望去,"巨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安闲地漂躺在青衣江上.细审佛头,是整座乌龙山,山石、翠竹、緑荫、山径、亭阁、寺庙等,分别显现为巨佛卷卷的头髻、饱滿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颌,是那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纵观佛身,巍巍凌云山,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健美的腿; 远眺佛足,是龟城山削下的一峭,脚板翘起.整座佛体气势磅礴,身段匀称壮硕,巨细和谐自然,神态凝重肃穆,慈祥自如,尤以眉目传神,令人动魄.最令人称奇的是,在绵延3千多米的凌云山悬岩峭壁之上,那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座佛"乐山大佛"不偏不倚刚好位于巨佛心胸部的深坳处.4千余米长的隐形巨佛头南足北,71米高的乐山大佛坐东面西,紧紧地依偎在"先祖"之怀,其神形情缘,通盖天下,实为世界一绝。

乐山隐形巨型"睡佛"是自然天成,抑或古人匠心,一时众说纷纭.其实人工造物难以成立,乐山"睡佛"实属天成.隐形"睡佛"早有发现,昆明湖畔碧鸡山即为一例。

碧鸡山在我国古典诗文中常用来代表西南边陲.它位于滇池西岸,由高□型、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总称西山,是昆明第一胜景.昆明大观楼上海内第一长联中"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中的"灵仪"即指西山。

传说古代昆明有一美女,因丈夫被酋长抓去为奴,她日夜思念,夜夜悲啼,泪水积成滇池,泪尽力竭后,她便仰面翻倒死去,化为西山。

远望西山,但见她身披翠黛衫裙,仰面散发,静静躺在池边.那秀美的脸颊、笔挺的鼻梁、丰滿的胸部、优美的身躯,一露无遗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那头刚刚沐洗过的秀发,一摊数十里地曝晒在高原明丽的阳光下,令人叹为观止.所以人们把昆明西山誉为"睡美人"。

近年在四川省宜宾市城西北的翠屏山全国第二大人造森林公园内,又发现一处巨型睡佛,它以真武山为头,翠屏山为身,干坝坡为腿,三山联襟而成."她"头枕岷江水,腿靠金沙江,形成双江环抱,犹如仰卧在一团巨大的"莲蓬"--建筑林立的宜宾城上.整座睡佛气势恢宏,形象端庄,比例匀称,眉目清晰,具有女性特有的魅力,是又一尊"睡美人".宜宾"女睡佛"比乐山"男睡佛"更为壮观。

这种天成巨佛并不都是睡姿的.1993年4月6日,在辽宁省千山发现的一尊巨佛乃一巨型弥勒坐佛.这个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的坐佛,非人工凿刻,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冰川地质运动造化而成。

千山大佛那圆圆光亮的大头高耸如三层楼房,眼、鼻、嘴、耳摆放位置适当,左手五指分开,自然放置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的上方还坐着两个顽皮的小弥勒.其形态、体量、气质均可与花费90年时间人工凿刻的四川乐山大佛媲美。

千山弥勒巨佛的现世,給人们带来許多难解之谜。

从整体看,大佛是向右倾坐姿势,坐东面西.胸前显现佛珠痕迹,长短比例位置十分神奇,迎着阳光还可以看到圆圆的珠环.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凿刻的直径約3米的大圆环,在其凹凸部分迎着阳光从远处看去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有人认为这个圆环是一个"八卦图",有人说是一个"法錀".人们还发现,在巨佛对面約200米、高約70米的峭壁上,有一个人工凿刻的古拜佛台,长6米,宽1米.古拜佛台下方約30米处挖掘出明清时代的瓷质供碟和30厘米厚的香灰,说明曾经有人在此焚香拜祭过.既然历史上有人膜拜,为什么千山的文献中丝毫没有记载而使大佛埋没至今?

还有,在巨佛左侧绝壁上(与古拜佛台在同一轴线上)发现一直径1.5米的山洞(有人说很早以前叫"仙人洞"),此洞是人工凿成还是天然形成,洞里有多深,还是个谜.更使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巨佛坐向正与千山龙泉古刹的法王殿(弥勒殿)在同一轴线上?为什么青苔只长在巨佛的眉毛和眼睛部位,而头部、脸部一点没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下页:死海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