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医养生 < 传统文化 :当前
传承中医不能离开我们传统文化的根
来源:樊正伦 作者:

中医是脱离不开中华文化这个根的,很多学中医的学生跟我抄方子,因为很多老大夫的方子在临床上很有用,但学生抄过去了,过些日子他就说他不会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呢?其实这就是舍本逐末了。我打个比方,说这个方子就像长在树上的树叶,抄方子的时候,把那树叶一片一片摘下来放筐里了,然后来了患者就用那方子去看病。摘下来的树叶开始还是绿色的,到最后连形状都没有了。这个树叶长在树上的时候,是很有生命力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一片一片摘下来的时候,那已经离开了它的本源了,过两天就变朽了,朽木不可雕。所以我经常给年轻的中医学生说,一定要不要在术上做文章,要在道上求根本,当你在道上找到根本的时候,随手拈来全是药。
我们大家应该好好想想中医是怎样看病的?中医为什么能治好病?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要从实验室去找,你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根上去找,你就能找到。《黄帝内经》中讲“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这就是中医在治病中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作为一个中医大夫,上不识天文,下不识地理,中不懂人事,我想这个大夫是没法当的,《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宜,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更不用说当上工了。所以如果我们好好弄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从迷茫中找到中医要走的方向。
我们有很多大医,他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他们自觉地在运用这些思想去处理问题。大家知道从孙思邈开始,一直到唐容川,我们那么多名家从哪儿出来的?学医时,他们没有更多的老师,但是他们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他们都有这种思维,良相治国,良医治病,当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对人体生命认识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一个良医了。我们对中医一定要有信心,中华民族5000千年的文化沉积,给我们留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中医学就是这宝贵遗产中最最宝贵的瑰宝。
我们原来的中医基础教育,老师不允许先翻四书五经,而要先读完老子的《道德经》,再来学中医。我常对学中医的学生们讲,一定要多读经典。为什么我们说《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是中医的经典?不是因为它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它常读常新,你永远读,你可以不断地从里面汲取营养,所以能被称为经典。
中医永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有方子可用的时候你就用,没方子可用的时候,你也要去求,从哪儿去求,从《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中去求,从根本上求。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一部《黄帝内经》,上讲天,下讲地,中讲人,讲的是做一个中医大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伤寒论》、《金匮要略》则告诉中医的规矩准绳。举个例子,你要想当木匠,怎么平板,怎么合缝儿你必须学会,因为你学不会这个,你就是再有认识,你也没法做出这个桌子来。
中医学是可以分科的,内、外、妇、儿、针灸、骨伤、眼科、耳鼻喉都可以分,但中医的整体性决定了一个医生不能把自己限制在专科的范围内。因为中医讲天地人,必须以大方脉为基础,如果一个医生连感冒都看不好,还你看什么肝病啊,看什么肺炎,不用想。我们知道扁鹊是名医,他到赵国,赵国人重妇人他就当带下医;到周朝,周朝重小儿他就当小儿医;到秦国,秦国重老人,他就当耳目医。这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下页: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勿睡中摇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