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道学文选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庄子哲学:齐物方能得逍遥
来源:王钟渠 作者: ( 字号:   )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云,凡人眼中最小的东西不过秋毫之末,可是天下又没有什么比秋毫之末大的;最长寿的人莫过于彭祖,可是彭祖甚至比夭亡的孩童短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地和我一起产生,而万物同我齐而为一,一切都是齐同如一的。

如何看开,找寻自由

“齐物论”三个字如果觉得高深,不妨就视之为“扯平哲学”,庄子为什么扯平一切呢?这与庄子的时代和本人的人生密切相关。那个多变的战乱的时代,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摆脱沉闷痛苦的现实生活,在乱嘈嘈的社会中寻找超脱、自由和幸福,因而慢慢形成了拉平哲学相对论,一切要看得开,只要看开心里也就安然了。

庄子心比天高而"身为下贱”,才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却住在贫民窟里织草鞋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跟人拉平,他才能够安然活得下去。贵贱一回事,贫富一回事,穷通一回事,一切都齐均平等了,他就心安理得了,做贫民和做宰相一样了,甚至比做宰相还自在。

千古不朽的《红楼梦》也是以庄子哲学为灵魂的,家道败落、衣食堪忧的曹雪芹,就是一个庄子,试看《好了歌》就明白:“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万物齐一,又何必偏执于一

万贯家财积满柜,临死难带一文钱,贵为帝王将相,贱为奴婢乞丐,死后都是一抔黄土。万物依心而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通过主观的化解,消泯了名利心,便能心平气和了,便能心安理得了,便能心隐于市朝了。在工具理性称雄,人们纷纷异化,物欲滚滚横流的当今社会,静下心来读读《庄子》,确如醍醐贯顶,令人沁脾润肺,心旷神怡;确如暮鼓晨钟,警醒人间名利客,唤回世上迷途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庄子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是统一的,他的齐物齐论说到底是为了提高精神境界,是为了成就道家理想人格。主观上以道观万物,以方外观方内,才能齐万物、齐物我、齐是非,一切都划一拉平了,人就超越了对待之二,而进入了绝对唯一之道,朝彻见独!物齐论是心斋坐忘逍遥游的基础,心斋坐忘无待无己,是基于齐物论上的修道功夫。

下页:无为者无累;齐同万物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