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道家人物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王重阳:开辟全真教的新天地
来源: 作者: ( 字号:   )

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他的最大贡献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谐学说,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全真教以《道德经》为主、《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辅,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王重阳(公元1113年-公元1170年)为南宋全真道的创教祖师。其原名中孚,字允卿,生于咸阳大魏村(今陕西咸阳市)。相传他身高六尺多,大眼睛、留长须髯,生在富有之家,王重阳经常以粟米借贷给贫民,在地方上颇有名望。王重阳二十岁时,修进士举业,落榜。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参加金廷武举,中甲科,因而改名德威,字世雄。在这之后于甘河镇(今陕西盩厔县),担任酒税监。他在女真族统治下,生活并不快乐,再加上饥荒的发生,王重阳的家中被群寇洗劫一空,于是他整日沉溺喝酒,不管家里俗事,一个人逍遥自在。

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遇二仙,据称是吕纯阳(亦即吕洞宾)所化,授王重阳修道口诀。次年(公元1160年),他再度于陕西醴泉遇到仙人,得授秘语五篇,于是改名嚞,道号重阳子。大定元年至三年间(公元1161年-公元1163年),他在终南山南时村(今陕西户县祖庵镇)在活死人墓内闭关,并且在墓的四个角落各种一株海棠,预告将来传其教化于四海,当时有陕西醴泉人史处厚(公元1101年-公元1174年)来拜王重阳为师,学习性命之学。不久之后,王重阳迁刘蒋村(在祖庵镇)和道友结茅庵共修,再增收一弟子严处常(公元1110年-公元1183年),王重阳是其舅戚,严处常后来定居终南山修道。上述几位是王重阳早年所收入门的弟子。

王重阳在山东成立五个会:一、文登姜氏庵,建三教七宝会;二、宁海州金莲堂,建三教金莲会;三、宁海州福山县,立三教三光会;四、在登州蓬莱县,建三教玉华会;五、莱州掖县,起三教平等会。这是王重阳的传教策略,在各地建立教会,广传全真教义。

王重阳较著名的弟子,世称「全真七子」,依拜师先后,为丘处机、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马钰的妻子孙不二以及刘处玄等。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秋天,王重阳携弟子西行到汴京(今开封),住在王氏旅邸。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四日,留一颂而辞世。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朝廷诏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根据史料,王重阳的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十三卷;度化马钰的诗词,收录为《重阳教化集》三卷、《重阳分梨十化集》上、下卷。王重阳所言的修行法诀,收入:《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和《马自然金丹口诀》,这三卷是放在一起,署名终南山重阳子王喆撰。其次,王重阳的立教言论,由后代门人整理记录为《重阳立教十五论》一卷。

王重阳劝人诵读的经典涵盖释、道与儒家,如佛家《般若心经》、道家《道德经》、《清静经》及儒家《孝经》。在全真教义中,王重阳尝试着融合三教的思想,将三教比喻为鼎的三只脚,缺一不可。并且在撷取儒、释、道三教精华中,找到人的共通性:真性,即人的本初真面目,也就是一个未经物欲染着的元始性灵。这是需要透过不断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

全真道的修链有「功行」之说,包含真功、真行。王重阳引用《晋真人语录》强调:真功是修炼心性的功夫,要澄心定意,无动无作,真清真净,抱元守一,存神固气。借此说明真功的高度修行。而真行的意思,则是指修养仁德,济贫拔苦,救助别人的苦难,或化诱善人修道,强调人的善行与内在合一。

全真教的教义与思想,以继承老子、庄子的道德性命之学为本旨,主张返求人类的本初真性,在当时以出家入道、清修苦行,带动不少人加入全真教的风潮。此和传统的正一道派以符箓、科仪的宗教活动大不相同,因此,有人称之为「新道家」。在动荡的年代,全真道成为烽火地区人民精神上的依靠,信徒遽增,声势日益茁壮,在元朝时期,更发展为华北第一大道派。此后,全真道流派众多,渗入社会各阶层,影响力播及四海,诚如王重阳在活死人墓时的预言一般,全真教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宗教力量,至今仍传续不绝。

下页:丘处机:让全真教走向极盛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