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道德经解 < 传统文化 :当前
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来源: 作者: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章阐明最大的智慧是“无知”的道理。“无知”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无所不知。“无知”往往会使人凡事默然。默然无语是与大道相合的一种品质。

知不知,尚矣;

知,是指智慧;不知,是指无知,即无所不知。

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无知”。这里的不知,无知,与智商50以下的白痴不同。白痴是指认知上的空白,而最高境界的“无知”,却是了然通达,障碍全无。

苏格拉底说过: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于是他常说: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其实就是老子说的“不知”的境界。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啮缺问王倪: 你知道事物之间其实是没有区别的,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吗?

王倪说: 我怎么知道呢?

啮缺又问: 你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吗?

王倪说: 我怎么知道呢?

啮缺再问: 那么,事物就不可以被认知吗?

王倪还是回答说: 我怎么知道呢?

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是“一问三不知”,原来出处却在这里。据一些道书上讲,啮缺和王倪都是得道高人,高人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会被世人摸不到头脑,认为是精神病人之间的对话。这里啮缺没头没脑地问了三个问题,王倪就没头没脑地回答了三个“不知道”。

那么,王倪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呢?不是的。后面他勉强讲了一番话(“《逍遥的秘密》--与你一起读<庄子>”一书中本人有详细解读),那些话丝丝入扣,严丝合缝,超凡脱俗,实在是达到了“知不知,尚矣”的地步。

不知知,病也。

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无知。“无知”到了什么程度呢?连“无知”也不知道。就像是一个人得道了,他一定是不知何谓“道”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得道了,那么,他一定是没有得道。

“不知知,病也”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不知”是指无知,也就是无所不知的那个高度;“知”是指分别,认识。如果还能够分别、认识那个“不知”,就不是最高境界,还是有瑕疵,有问题的。因为你还有一个分别在,还有一个认识在,还有一个知见在。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圣人,是指得道的人。得道的人为什么没有瑕疵呢?主要在于他们没有了分别,没有了认识,没有了知见,他们把所有的知见全部消灭了。

为什么老子把所有的知见都当成一种瑕疵,告诉世人“不知”是最高境界呢?因为从本质上说,“万有”最后都必归于“无”,都是一个东西,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如果从万象上去分别,那么,人类所有的认识也都不过是个人观点而已,不可能有谁对谁错的结果。

前面的那个王倪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人如果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得腰病,严重的还会让一个人送命,泥鳅也是这样的吗?泥鳅是不是也希望和人一样要睡干燥、暖和的大床才舒服呢?把人放到树上就会害怕,心脏病也犯了,血压也升高了,猴子是不是也会这样呢?人愿意住屋里,泥鳅喜欢泥潭,而猴子则呆在树上才快乐,你说说看,这三个东西谁更知道居住何处才是对的呢?

在这里,庄子借助王倪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 居住在哪里才是好的呢?结果是,对象不同,回答也不同。庄子为什么把居住的问题拿出来呢?因为,居住是生存的起码条件。连最起码的问题的回答都不能相同,何况其他问题呢?即便同样是人,对居住的问题的回答是不是就一样呢?也不是。有人觉得100平方米的房子太小了,而有些人觉得60平方米的房子都太大;有人觉得席梦思床睡的很安详,但也有人睡席梦思床就腰疼。到底谁对谁错呢?

人喜欢吃羊肉啊,鸡肉什么的,而麋鹿却以青草为美味;茅厕里的蛆认为粪便很好吃,而猫头鹰对老鼠,特别是死后发臭的老鼠情有独钟,比人看到海参鱿鱼还高兴。那么,人、地上跑的麋鹿、茅厕里的蛆、天上飞的猫头鹰谁更知道哪种东西才更好吃呢?人说鸡肉好吃的很啊,但麋鹿说那比吃土都难受;人说臭老鼠不能吃的,吃了会拉肚子,猫头鹰说臭老鼠好的很,全身都是蛋白质,营养高得很呢。

读到这里,不知有没有人思考,过去你滔滔不绝,喜形于色的时候,却有人在一旁骂你扯淡,说你讲的全是谬论。而我们对别人的言谈也会颇有微词。其实,我们所坚持的,所肯定的不过都是一个“我”而已。而“我”所执着的却都是假的,不真实的,不确定的。

所以,老子说,如果你还有一个“不知”的概念在,那都是问题,都没有得道,连“不知”都不知,才是最高境界。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只有把个人知见当成问题来看,把个人知见统统放下,才能达到“不知”的高度,才是没有瑕疵的。

这一章老子在谈得道者在认识上的表现。得道者在认识上的表现是没有表现。在第四十九章老子就说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的无心,就是指没有我执,我见。得道了的人永远没有了我的主观,我的执着,总是平和地对待众生的种种想法。可见,“不知”不仅包括“全知”,还包括接受、理解和包容。

下页: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