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老庄思想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分毫不争 远离巧智
来源: 作者: ( 字号: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标榜贤良,使人不起争心;不显示财宝的珍贵,使人不起盗心;不展现能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心不被惑乱。

从某种角度说,圣人总是反社会的。因为社会是符合大众的,而圣人是符合大道的。我们看到的社会都是在提倡贤能,显赫财宝,凸显奇异。但老子却告诫世人,那些东西只会引来恶性竞争、为盗为娼和民心大乱。

庄子也认为,有“道”的时代,不标榜贤人,不任用才能,而天下不治而治。那时的君主就像高处的树枝一样,默然而无为;那时的百姓和林中的野鹿一般,悠然自得。他们行为端正,却不认为合乎义;彼此相爱,却不认为那是仁;待人诚实,并不以为就是忠;言行合宜,也不觉得那是信;互相帮助,更不以为是赐予。

庄子还说过,君子如果能“不伤害身体,不显耀聪明;静待无为而自然有威仪,沉默不言而后道德临至,精神有所归向以使动作自然合乎天理,从容无为而使万物能自在游动”的话,那又何必去治理天下呢?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所以,得道了的人治理天下,总是净化心思,让人们没有那么多的贪想杂念;满足人们的安饱;不让人们有太多的想法;增强人们的体魄。

虚心,就是心无杂念,一心不乱。但老子也不提倡苦行,吃饱肚子是前提,所以要实其腹。一个人吃饱饭之后,又会滋生出过多的贪欲,奇思妙想也会随之而至,所以要弱其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都做到了,身体强健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这里表面上看是在谈治国,其实是在谈修行的功夫。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长期使老百姓处于无知无欲的纯朴境地,这样就会使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天下人都顺道而行,没有了逆道而为者,那么,天下一团和气,还需要治理吗?

世人的烦恼的根源就是“敢为”二字,而“敢为”的背后是巧智和欲望。人类张扬巧智,膨胀欲望,其结果就是人心大乱,天下大乱。

以上是外说。内说是指一个人不要追求巧智,不要耍小聪明;远离外境的各种诱惑,让自己处于无欲、无杂念的心境,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理。

下页:道不可言 言语道断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