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老庄思想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来源: 作者: ( 字号: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老子就世人提倡的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提出了警告,让我们不要被这些看似美好的东西所迷惑,这些看似美好的东西的出现不是喜剧,而是悲剧,是离道弥远,国昏人迷的大悲剧。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被偏废,在人们心中消失了,才出现了仁义。

几千年来,世间都在宣扬仁义,但老子告诉我们,之所以倡导仁义,是因为人们不能顺道而行,背道而驰。

佛教有一部经叫《十善业道经》,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佛陀为什么提倡十善呢?就是因为人们不觉本性,处于迷中,如果人人觉悟,识得万法空性,又何必再谈什么十善呢?犹如得道之人,拥有天地般之博爱,以众生为亲眷,又何必谈什么仁义呢?

智慧出,有大伪;

智慧显现了,伪诈随之产生。

这一句是本章理解的难点。智慧是个好东西,是人人追求的思想境界,老子为什么说,智慧出现了会带来虚伪狡诈呢?

语言在表现大道时,很多时候是十分苍白无力的。智慧在俗世间是聪明,是巧智,但在圣人看来,这是带来烦恼的起心动念,应该抛弃。佛教就将这种智慧称为“有漏智”。老子说,这种智慧越多,随之而来的狡诈就越多,人类的灾难就越多。

我们知道,发明创造都是人类的智慧的象征,它可以带来物质的进步。但这种智慧的后面隐藏的往往是欺诈、剽窃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所以庄子说,人之君子,天之小人就是这个意思。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就是指父、子、兄、弟、夫、妻,泛指家庭关系。正因为六亲之间不和谐,才出现了孝慈这样的榜样。从这个角度说,人类推出孝慈的概念,这是大道沦丧的结果。如果人人坚守大道,别说对亲人,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也都应该是相爱的,那里还有亲人之间的不和呢?而事实上是连亲人之间都很难保持着和睦,以至于如果家庭和睦的话,都要被世人敬仰,用孝慈的美名去赞颂,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们的历史总是赞美忠臣的。但老子说,国家昏乱了,才会有忠臣。一个国家如果是太平盛世,没有分裂,没有战争,哪里还会有忠臣呢?

我们提倡什么,往往是因为我们缺少什么。如果说我们提倡仁义、智慧、孝慈、忠臣是一种悲哀的话,那么,我们丢掉“大道”就是一种大悲哀了。

下页:功成事遂,百姓皆曰: 我自然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