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疾病与健康 < 传统文化 :当前
节气养生:立秋的病候及养生
来源: 作者:

夏秋之交病候有哪些特点?
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昼渐短,夜渐长;气候由热转凉,大地逐渐转为收藏。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阳。
第一,人体气血也开始逐渐内收,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一些,新陈代谢也开始减慢,以适应与自然相应,脏气开始内藏的需要。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收。
第二,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燥湿不调,寒温难定,阴阳气交不稳定,容易得病,所以就要养好生。
第三,养生原则: 早卧早起、多做深呼吸,多吃润肺生津之品。
--夏秋之交要防哪些病?
第一,防肺燥。秋天的主气是燥,所谓金秋之时燥气当全,燥气通于肺,所以从立秋开始就应该重点养肺,初秋,热气未退。肺燥者要开始吃些清凉养肺润燥之品,如百合、秋藕、白梨、白果、杏仁、秋梨、枸杞、秋蜜、荸荠、银耳等。秋分以前很热燥,所以如果咳嗽、咽干、舌黄可酌加清热类,如桑叶3克、菊花3克、麦冬5克,泡水饮,或桑叶3克、黄芩3克、桔梗5克泡水饮。
第二,防便秘。立秋之后,雨水渐少,气候渐燥,大肠与肺气通于秋令,所以燥气也常伤肠津而易便秘。
保养大肠方法: 多喝水,早晨卯时(5~7时),大肠经“值班”时一定要喝一杯水。多吃润肠通便的蔬菜、水果,如萝卜、莴笋、西瓜、银耳等。
第三,防鼻衄。秋后燥热易伤肺络而出现鼻干出血,要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如酒、辣椒。
第四,防秋困。克服秋令,因燥热耗阴伤气,所以立秋后易乏力困倦,养生的办法是早卧早起,保证睡眠。适当吃一点西洋参、话梅泡水饮,话梅性酸可帮助生津,收敛肺气。

下页:冬季进补,小心不当反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