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疾病与健康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黄帝内经:常见心脏病及其中医对治
来源: 作者: ( 字号:   )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心得病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心主血脉的层面。西医认为心得病了就是得了心脏病,认为全部都是心脏的问题。但是中医会有不同的分析,中医认为,所谓心病的问题,可能跟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肾经等都有关。

首先,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心脏病人有便秘情形,会对他的心脏非常不利。很多心梗病人都是倒在厕所里的,因为人在大便的时候,会用到心肺之气,如果这个时候人特别使劲去排大便的话,就有可能会过度耗散自己的心肺之气,底下空了,上边的气可能“哗”一下就散掉了。所以凡是在厕所里犯病的人都是心气已经很空了,再加上下面一泻,心肺之气就彻底没了。

其次,如果心梗病人倒在厕所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吃饭吃得过多。如果吃饭吃撑了,脾胃运化时,就会需要多用一点儿气来把食物消化掉。在消化过程当中,如果脾胃需要多一点的气,就会从心那里“夺气”,中医里叫“子盗母气”,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心脏病。所以对于心脏病患者,医生会经常嘱咐他们: 第一,最好别有便秘的情形;第二,吃饭最好吃七八分饱,少吃多餐都行,不然儿子一下子盗母亲那么多气,心脏肯定会出现问题。

在《经脉》篇里,也讲到胃经和脾经得病对心的影响。如果胃经得病,会“心欲动”,就是指心总会有点儿慌,比如饿的时候,人就会心慌;人吃撑了有可能“子盗母气”,也会造成心脏“嘭嘭”乱跳的象。如果脾经得病,会“烦心,心下急痛”等。

再次,心经对心病表现为心痛,心血虚会造成心痛,心血虚就是心脏缺血。在人体当中有几个脏器每时每刻都不能缺血,一个是大脑,一个是心,一个是肾,这三个脏器只要一缺血,身体马上就会启动元气及时补给。所谓的高血压也是由于大脑缺血或者心缺血时,身体通过加压的方式满足它们对血的需求。

心在五脏六腑当中也是君主之象,那么在五脏六腑之中,心自然也会被管,管它的就是元气。所以如果一个人元气大伤,也会造成心脏病。元气藏于肾,如果肾精大伤,心就会很不舒服。这种情况下,人如果去把脉,可能会有两种脉象,一种是西医所说的“早搏”,就是跳,自己都能感觉到;还有一种是“间歇”,自己也能感觉到。早搏和间歇都是由肾精不足即元气不足导致的。早搏,是元气尚可的象,间歇,是元气大伤的象。

其他,如肾经、心包经、胆经出问题时,也会影响心脏。比如肾气大虚会造成心梗。因为肾精不足,所以表现为烦躁、发怒,就是因为敛不住虚火,肾精已经严重亏失了。肾虚的人,心总是空空荡荡地悬在那儿,容易受到惊吓,而且比较容易烦躁。肾精不足还会表现为心痛。

心包经是心脏的外围,如果心包经出现问题,心脏自然也会出现问题,会出现“心大动”的象,比早搏、间歇都严重,心脏会“扑通扑通”往外跳。但这个病症在中医看来反而不严重,因为它是在心的外围,不是在里边。在治疗心脏病时,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 有的人心脏病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不间断吃药的时候,会突然出现“咚咚”跳的现象,其实,这是把心脏里边的病往外赶的一个象。

胆经出现障碍,表现出来的象是“心胁痛,不可转侧”,即转身都难受。有的病人躺着的时候,就会觉得心脏特别憋闷,而且不敢翻身,这就是由于胆经出现障碍所造成的。

下页:黄帝内经:肾病与肾的保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