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疾病与健康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黄帝内经:常见肾经病 肾病常见表现
来源: 作者: ( 字号:   )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第一种,叫“饥不欲食”,即虽然人感觉很饿,但并不想吃东西,吃不下。因为人元气不足,没有力量去消化食物,所以,人饿了也不想吃,吃了以后反而要多调元气上来,更加损伤身体。

第二种,叫“面如漆柴”,即人脸上像漆柴一样。中国古代,家里一般有年纪很大的老人时,都会准备一口棺材,这个棺材每年都要上一遍漆,要不断地打磨,不断地上漆,最后,棺材就会油光锃亮,能照出人来。所谓“漆柴”,就是指人的脸像柴只被一层油漆刷过一样,没有光泽,发黑,因为肾属黑色,所以,如果人“面如漆柴”,就表明肾有毛病。

第三种,叫“咳唾则有血”,即人只要一咳嗽或者吐唾沫,咳出来的东西或者唾沫里边就有血,这是肾精不再收敛的象。因为肾精是主变的,而唾是肾液的外现,唾是肾精的精华,就像云雾一样,就像肾水气化以后的雾一样,所以唾是很宝贵的。但是如果唾里边含有血丝,那就代表肾主藏的功能已经很弱了。

第四种,叫“喝喝而喘”,实际上是指哮喘,特别是指肾精大虚的哮喘。这种哮喘会让人“坐而欲起”,即人坐下之后就觉得气被憋住了,总想站起来。

第五种,是一种精神症状,叫“目如有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指人会惊恐,总担心、害怕事情的发生,什么事都担心。比如下了楼以后,又跑上来开门,看看屋里怎么样,然后重新锁上,再下楼,再上楼……这都是肾虚的一种象,是一种抑郁的前兆。

第六种,如果肾病更加厉害,会出现口热舌干等现象,还会咽喉肿痛,气往上涌。因为肾不藏精了,所以气也不能收敛。而且肾不藏精还会使肝也生发不起来。还有心痛、黄疸,都同肾生病有关。

第七种,是“痿厥嗜卧”,即人特别爱躺着。为什么爱躺着?因为人的精不足,全身无力。有一些老人,白天总是躺着,就说明他的气和精不足。小孩子很少有喜欢躺的,他们只要会走路,好像永远在走,永远在跑着,而且是跳着跑。而人年龄大一些之后,肾气缺失,只喜欢慢慢走路。过了四十岁以后,人就喜欢坐着。六十岁之后,人就喜欢躺着了。这都是肾精缺失的象。

第八种,是“但欲寐”。即人会隔一会儿就会睡一小觉,但每一个小觉睡得不踏实,这都是老人的象。人老了以后,白天总会昏昏欲睡,这实际是肾精不足、阳气不足的象。为什么晚上反而不睡?其实,这也是肾精不足的象,因为肾精不足,人没什么可收敛的,所以晚上反而会精神,而年轻人往往头一挨着枕头就会睡着。

第九种,是“足下热而痛”,即脚底下很痛。这个是足下的病,因为脚底有一个涌泉穴,是肾经的发源地,所以脚下的痛也同肾经有关系。

下页:黄帝内经:常见心包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