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道家故事 < 传统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好道扬善 朱柏庐冥府审案
来源: 作者: ( 字号:   )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一生好道扬善,立品端方,生平不欺一人,不诳一语,“黎明即起”这篇家训,就是他做的。人们都很钦敬他的人品,神明念他为人正直,有几次被阴司命去审事。

一次,朱柏庐朦胧睡去,见有很多人来迎接他,来到了一个大的衙门,回顾自身,冠履袍服,便即升座。这时看到一个被勾到的人的神识,却是原来认识的一位乡人,知他原来曾敬奉神佛,礼诵过经文,然而后来弃善从恶,造业很多,又无善事可补,按冥律注定转世投入狗胎,变为畜类。

朱柏庐见了,心中不忍。便问道: “汝向习经典,还记得么?”要他记得,便是本心不昧,或可挽回。那人答道:“全不记得。”又手写一“佛”字与他看,道:“汝还认得此字么?”答道:“不识得。”又道:“你持诵的经典,难道也忘记了?”答道:“不知。”只得叫左右把张狗皮披在他身上,只见那人向地一滚,已变了狗形,摇头摆尾而去。醒来心下戚然。一到天明,即叫人到某家去打听,回说:“其人已于半夜急病而死。”为之咨嗟不已。朱柏庐本不欲说这事,所以说者,欲使周围人引以为戒,庶免堕轮回。

又一天早晨,朱柏庐连呼某人可怜,也是原来认识的人。他的学生问道:“某人现在某处做官,闻他地方上遭遇荒年,赈饥安边,赚了若干大元宝,正是得意时候,您为何说他可怜?”朱柏庐道:“正为这节事上,不久就有灭门之祸了。”学生问道:“何至于此?”

朱柏庐道:“你想百姓遭了凶荒,流离困苦。朝廷令发米赈济,那地方官实心奉行,一家数口,多领一斗二斗的米,就多延了三日五日的命,便可不至饿死了。今乃瞒心昧己,只顾一身,该给两口米的,克落了一口;该给一石粟的,克落他五斗;设厂施粥,逼迫大户捐米捐银,开消公用;粥中和入冷水石灰,又限定一人一碗;还有到迟了吃不着的,白白的赶来忍饿,倒弄得死者无数。

官府漠不关心,只愿死者多,食者少,便可多落几担米,多赚几万银子。这罪孽哪得不重?昨梦呈到一宗案卷,冥官叫我判定画押,上奏天曹。予细阅卷宗,乃是侵盗赈米的官吏罪案。罪之轻重,照他侵盗多寡为定。轻者暴死,重者灭门,贬入地狱中,转世为牛马,为犬豕。今某之罪,正犯极重一条。亲友帮办分着的,罪亦不免。不久就要勾到,故我深为叹息。

地府有幅对联上联云‘阳间三世,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云‘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批是‘你可来了’。冥报全视人为,命好者必循天理而行,命歉者尤不可再伤天理也。你们日后倘得出仕,总要爱民之心,切勿假公济私。我恐某人的一家,就有凶信到了。”

果然隔了月余,传得信来,说某人合家染了时疫,父子四五口,不上数日,相继而亡。学生始叹朱柏庐的话果然一毫不差。

善恶有报是真理。而当今却逆天叛道,破坏传统信仰、道德和人们的正信,更不尊重生命,鼓吹无神,无佛,无道,无前生,无后世,无因果报应,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把人们拖向一条不归路,为天理所不容。回归天理、道德、良知,个人和社会才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明智者的选择。

下页:刘存希遇难成祥 逢凶化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