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文章正文 < 般若人生 < 般若人生网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星云法师法语——结缘
来源: 作者: ( 字号:   )

人是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结缘的机会。结缘,是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前途更平坦。积德结缘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婚外情的初期,有了蛛丝马迹的现象,如果双方没有用体贴、关怀、爱好,去弥补缺陷,反而怨怪对方这个不好、那个不是,结局可想而知。因为,“爱,才能赢得爱”,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相互怨恨为“因”,怎么能赢得爱情的结“果”呢?

要维系夫妻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事实上并不容易,所以要靠彼此的尊重、包容、沟通,诸如思想上的、生活中的、对儿女的教育方法等,都应该开诚布公地讨论。

人生是活在欲望里,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浮沉在欲海里,在欲海里没顶,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

登山的人,一次登山,历经千山万苦,回来后才感到家的安乐;旅游的人,一次旅游,看尽千山万水,回到家来,若能认识自己的自心本性,这才是旅游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 大器藏于晚成,
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显达藏于谦卑,
精进是无穷的能源, 圣贤藏于陋巷,
懈怠是隐形的危机。 大智藏于大愚。

幽兰藏于深谷, 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
珍珠藏于海底, 有的人堪受被人利用,故能成器;
宝玉藏于琢磨, 有的人不能被人利用,故难成功;
钢铁藏于锤炼。 有的人拒绝被人利用,故难成就。

微笑是保持健康的药石之一;尤其现代是一个注重色彩、声音的时代,因此我们更应该时时面带微笑,以微笑来装点我们的人生,以微笑来美化我们的社会;让微笑像花朵一样,开满生命的园地,让微笑像音乐一样,温暖每个人的心灵。

美,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感受。美的心灵,是我们最珍贵 资产;当你的心中有了美的感动,生活中,自然无处不真,无处不善,无处不美!

人生有多种:有服务的人生,有自私的人生;有智慧的人生,有愚痴的人生;有快乐的人生,有烦恼的人生。有的人一生,只想到饮食男女,好像马牛一样,水草之外,别无所求;有点人一生,贪得无厌,得陇望蜀,在欲望的奴隶。真正想要获得自由自在解脱人生的人,实在为数不多!人生就如一座加工厂,就看你工厂的产品如何?如果生产的产品是明理、觉悟、利地、奉献,你的工厂的名誉就会好,而你的人生又怎能不自在能?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不是他人赏赐;自在是自我的事情。

你想要消除压力吗?大师说:

第一, 提升自己对事理认知的智慧;增加认知的力量,可以消除压力。
第二, 放宽心胸,像大海容纳百川,像虚空容纳万物;凡事包容它,不要负担它,自然就能消除压力。
第三, 提得起,放得下,好像皮箱一样,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候放下。凡事不比较、不计较,自然可消除压力。
第四, 与压力为友,心甘情愿地接受它,何压力之有?
第五, 乘兴逍遥,随缘放旷;不求不拒,自然会消除压力。
第六, 培植修养的功夫,增强自己的忍耐力、慈悲力、智慧力,用自己的心力承担,何必在乎压力!

求死,是弱者的行为;要活,才是勇者的形象!
生命是活的;活着,就可以看到生命的光彩。死亡,就像日落西山,就算有生命的存在,但在人间已经没有光辉。

其实,“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愁闷,也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诚如禅门说:“没有人束缚你,是你自己束缚你自己!”愁闷也是如此,本来没有人要我们愁闷,只是我们自己找来的忧愁啊!
愁闷,要有通路;愁闷的通路就是智慧、明理。化解愁闷的良方,就是宽容,就是信仰。大师说:

第一,提起乐观的性格。 第二,想通事理的原委。
第三,放开闲情的愁绪。 第四,没有疑虑的性格。
第五,扩大积极的服务。 第六,明朗坦白地处世。
第七,呈现微笑的面孔。 第八,散播欢喜的情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要你能看得开、放得下,人生纵使有了些许的愁闷,不也是成就菩提的资粮吗!

“解铃还需系铃人”,你的愁闷靠别人化解,这是有限的,只有自己解开自己的束缚,这才是永远的解脱!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人,只要有小草的精神,自能安身立命与天地之间。

《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原来,苦是因为五蕴积聚的“我”而来的。例如,有的苦因为“我与物”求不得而苦;有的苦因为“我与境”不相应、不习惯而滋生;有的苦因为“我与人”不和谐、怨憎会、爱别离而有;有的苦是因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刀兵水火等引起,都会增加“我”的苦。
尤其,“我与心”之间,贪瞋邪见、忧悲苦恼,更是苦上加苦。所以,人数的苦,既然是由“我”而来的,如果我们想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须让“我”空无执着。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显现般若智慧、明白人我无间、融合物我一体”,才能够淡化和解决“我与物”、“我与境”、“我与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甚至“我与身心”的关系。能够把自我安顿在无执、无染、无拘、无束的上面,才能够真正“度一切苦厄”!

世间,希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因好缘”也!
有因缘,才能成就好事;有因缘,才能一帆风顺。因缘具则成,因缘灭则败,所以人生希望有成就者,都必须要仰赖因缘。
有情人的往来,因缘和合,自能“千里姻缘一线牵”。有缘的人,再远、再难的情况下,都能相聚;若是无缘,真是所谓“无缘对面不相逢”也!
人生的富贵穷通、得失好坏,都是我的因缘如何?珍惜因缘,才有因缘。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都有因缘,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因缘呢?

做事可以失败, 凡事深思熟虑,有计划,则事半功倍;
但不能做人失败; 凡事轻慢草率,没计划,则事倍功半。
过去可以失败,
但不能未来失败。

人不要害怕不顺的逆境,在人生的道路上,大石挡路,你可能被它绊倒,你也可以把它当成眺高望远的垫脚石。人的成功一失败,就看你是否能将“逆境”化为“增上缘”,因为:没有黑暗,哪里有光明呢?没有罪恶,哪里有善美呢?
没有污秽,哪里有洁净呢?没有差别,哪里有统一呢?

朋友有亲有疏,有好有坏;有的朋友只是泛泛之交、点头之交,有的朋友可以秉烛夜谈、促膝长谈。一个人一生能够得一知己,真可谓“足堪告慰平生而无憾”矣!因为“相交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呀!
其实,所谓“朋”者,两月相辉映也!所以朋友本来就应该是要互切互磋,互相提携成就;要把朋友当成一面镜子,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朋友之间要能“观德莫观失”、“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才能发挥朋友的功能。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多少禅师因花开花谢,而参透禅机; 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
多少释子因日出月现,而悟道证果; 解脱自在,不受热恼;
多少云水僧见青山绿水,而灭却心火; 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
多少行脚人看鸟飞鱼跃,而觉得自我。 先风起浪,不得安宁。
只要用心留意,人生能有一番境地。

我们若能心如日月,尽管月圆月缺,月明月暗,但是月常常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只要我们心中有日月,所谓“太阳挂高空,明月照心灵;我心有日月,何惧无光明?”

停,才有预备再出发的力量。
听,才知道世间人情的反应。
看,才清楚前途的何去何从。

“如意”,人人欲求!不过,“欲得人如我意,必先我如人意”。

我们究竟“云何应住”呢《华严经》说:“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我们要求身心的安住,如果你喜欢柔和忍辱,你拥有慈悲喜舍,那你就找到了身心的安住处了,这才是我们永远的故乡!
所谓“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无事一床宽”。佛法告诉我们,对世间的荣华富贵、妻子儿女等等,你要把它当成一个皮箱:用的时候,把它提起;不用的时候,你把它放下。当提起的时候你提不起来,当放下的时候你放不下,你的人生自然就不会好过了!所以,提得起,放得下,这就是“心无挂碍”的美好生活了!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
待人,不以利益为急,而以欢喜为上。

做人要明理,理路通达,则做事会顺利;
做事要明理,理路明白,则做人能成功。

听人倾诉,是表示关心;专程访问,也是表达关心。适当的送礼、灾情的慰问、疾病的关怀、考试的祝福、喜丧婚庆的致意等。总之,一句关心,就是代表一种善意、一种友爱、一种祝福、一种联络。

· 星云法师法语——幸福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