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物理学家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伽利略-著名的实验
来源:科技百科 专题:物理天地 ( 字号:   )

凡是到意大利旅行的人,谁都忘不了去参观著名的比萨斜塔的丰采.比萨斜塔是意大利中部比萨城里一个古建筑,原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这座54.5 米高的八层圆柱形建筑,在1174年动工的时候,由于地基不牢,刚刚建到第三层时就发现塔身倾斜,不得不被迫停工.隔了一个多世纪,人们又继续施工,因此当它在1350年建成时,这座罗马式的大理石建筑好像一棵长歪的大树,再也不能扶直了.从那时起,600 多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比萨斜塔向南倾斜达5.3 度,而且每年都向南倾斜约1 毫米.但是塔身尽管倾斜,而且经受过地震,这座古塔依然屹立在比萨城内,成为遐迩闻名的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不过,比萨斜塔所以闻名于世,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它和科学发现史上一件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1590年的一个晴朗的日子,一个红头发的25 岁的青年科学家领着几个年轻的大学生,兴致勃勃地穿过游人熙来攘往的广场,钻进斜塔底层的拱形券门,然后沿着塔内螺旋状的楼梯拾级而上.不多一会,聚集在广场的游人发现,在比萨斜塔的好几层外围的拱形券门都有那些大学生,而那个红头发的青年科学家爬上了高高的塔顶。

“喂,他们在干什么呀? ”广场上一个大胡子意大利商人迷惑不解地问旁边一个卖小吃的小贩。

“先生,他们是比萨大学的学生.”那个腰间系着白围裙的商贩答道: “听说他们是在搞什么实……实验.”

小贩说的一点不错,因为广场上还有几个大学生正在让游人离开斜塔,免得被塔上的人扔下的东西砸伤。

说话间,塔顶的那个红头发青年科学家嚷了起来;“准备好了没有? ”从每层伸出的脑袋齐声喊道: “好了,可以开始! ”

这时,塔上各层的大学生伸出半截身子,他们的手里托着一个沉甸甸的盒子,身旁还有一个玻璃的沙漏,那时还没有精确的秒表,沙漏是计算时间的工具.那个盒子里装着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有的是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有的是大小不同的石块,甚至还有的放着一个墨水瓶和一管鹅毛笔.盒子是特制的,安上一个按钮,只要轻轻地按下按钮,底盖会自动打开。

实验开始了.只听见塔顶的那个红头发青年科学家一声号令,最下边一层的大学生按下按钮.这时,只见盒子打开,两个重量完全不同的物体飞快下落,几秒钟后,广场上的人们听见“当”的一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紧接着是二层、三层、五层……重复的实验依次进行.最后,塔顶的那个红头发的青年科学家也举着一个盒子,里面是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他按下按钮,铁球迅速飞落下来,结果也是同时着地.沙漏记下的时间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样高度落下来,都是同时到达地面。

实验成功了! 尽管广场上的游人对这个实验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是这个实验却动摇了几千年来谁也不曾怀疑过的一条“真理”,这个“真理”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他认为: 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度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落下来的速度越快。

比萨斜塔的实验,推勫了这个权威的结论。

这个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红头发的青年科学家是谁呢? 他就是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枷利略。

下页:选择道路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