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数学趣文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有趣的“三”
类别:数学天地 作者: ( 字号:   )

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科学的解释是: “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 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 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 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他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失礼之嫌了。

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了,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是与“三”联系比较密切的表现,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三人行必有吾师”、“九天”、“十八层地狱”、“三百六十行”等等。

“三”这个数字还与人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开始于外、中、内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构成完整的人体系统,有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数目正好是三和三的倍数。

可见,关于“三”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国外,“三”也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

古希腊人把“三”称为完美的数字,说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了”,因而具备神性。

在民间流传的希腊罗马神话中,世界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的——主神朱比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朱比特手执三叉闪电,尼普顿挥舞三叉戟,普路托牵着一条三头狗.女神也有三位——命运女神、复仇女神、美惠女神。

那时的西方文化认为,世界由三者合成——大地、海洋、天空;大自然有三项内容——动物、植物、矿藏;人体具有三重性——肉体、心灵、精神;基督教主张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人类需要三种知识——理论、实用、鉴别。

到了近现代,世界名人的理性思维也离不开“三”.雨果说: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 一把启开数字,一把启开字母,一把启开音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 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爱因斯坦则总结了成功的三条经验;艰苦的工作、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

下页:赞新娘姐妹们的数字诗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