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红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郭豫适教授,在论及读书方法时,提出一个非常独到的观点: “读书无定法”。
他说: “读书以何种方法为好? 是博览还是专研? 是细读还是粗读?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好,还是兴之所至自由地阅读好? 是带着一定任务读书好,还是不带任务读书好? 是"苦读"——咬文嚼字、寻根究底地读好,还是"乐读"——轻松愉快、赏心悦目地读好? 如此等等.古人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觉得读书和作文一样,各人情况不同,具体方法有异,各人成功的经验和体会也不全一样.”
郭教授自己的体会就是: 读书无定法.他认为,很难说某一种方法最好.要说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各种办法兼容并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
郭教授主张对各种读书方法,要进行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比如说: “博览有博览的优点,专门研读有专门研读的好处.带着任务读书,其好处是目的性强;不带任务读书,其好处是兴趣自由.细读、"苦读",好处是深入钻研,细心体会,缺点是太花时间精力,而且有时颇为辛苦;粗读、"乐读",好处是省时省力,履盖面广,缺点是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既然各种读书方法都有利有弊,那么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读书呢? 郭教授以为,这要“从实际出发,阅读方法取决于阅读目的和阅读条件.就前者说,可以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可以是为了一般地增加知识,自然也可以是为了业余消闲,从书里得到某种安慰或精神享受.就后者说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各人所处时、地不同,条件各异.不过读书即使有千种不同百般殊异,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种: 研究式的阅读和非研究式的阅读.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我以为这二者均有需要.”
郭教授还进一步指出: 研究式的阅读和非研究式的阅读这两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互为转化的.比如你本来是为研究而读书,开头无甚兴趣,可是随着阅读、研究的进展,兴味可能越来越浓;或者你原来只是出于兴趣读书,可是读着读着,也许就会酝酿出一个有意思的研究题目来,这时候,研究式和非研究式,兴趣式和非兴趣式两种阅读便结合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