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恐龙时代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马门溪龙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

马门溪是中国四川省宜宾地区的一个地名.1952年,那个地方正在修筑公路,工人们开凿岩石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像骨头样子的“石头”,后来经过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仔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恐龙化石,于是他就给这种恐龙取了个名字,叫做马门溪龙.又因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过程中开山筑路时发现的,按照双名法规定,又以“建设”给它取了个种名,所以叫建设马门溪龙。

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合川县太和镇附近的古楼山上再次发现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挖掘,仅化石就装了40多箱.然后,经过杨钟健教授等人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中。

合川马门溪龙保存得比建设马门溪龙好多了,它的脊柱相当完整,有19个颈椎、12 个背椎、4 个荐椎和35 个尾椎骨,后肢和腰部的骨头(腰带)也保存较好.虽然还缺少前肢和头骨,但用我国甘肃永登县海石湾的同种标本对其他有关材料补充和复原后,一副完整的骨架就齐全了.合川马门溪龙的身体长22 米,高3.5 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 米高,估计活着时体重有三四十吨,仿佛是一座大吊车.如此巨大,较为完整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它目前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现在,这具引人注目的恐龙骨架已被翻制成模型,陈列在我国几个大的自然博物馆中,甚至屡次送往国外巡回展出,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凡是前往参观的人,无不昂首仰望,惊叹不已。

合川马门溪龙的躯体十分笨重,但头却很小,脑子不过几斤重,头长不过半米.这么一点小脑子要指挥全身活动,的确令人费解.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在合川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后脑”,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两处,所以合川马门溪龙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是一个行动迟缓、好静的庞然大物.尽管它有四条柱子似的腿支撑身体,似乎还是很吃力.因此,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合川马门溪龙一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湖泊中度过,利用水浮起自己的身体,并且以此逃避敌害.它们还就地取材,以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柔软植物为食.只有在“休息”或产卵时,才到泥沙较硬的岸边活动.但是,近年来也有个别的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马门溪龙的“同类”——李氏蜀龙等前后脚的构造,以及尾端四个尾椎骨膨大而成的“尾锤”等特征,认为马门溪龙之类的巨大蜥脚类恐龙,根本不适应水中生活,而和现在的大象一样,是一种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尽情享受着当时只有它们才能够吃到的高大树木上的嫩叶和果实,遇到敌害时,便用脚爪和“尾锤”进行自卫,与“敌人”决一死战.因此,关于合川马门溪龙活着的时候究竟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合川马门溪龙是生活在1.4 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属于蜥脚类.这类恐龙是由禄丰龙等原蜥脚类发展起来的,是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只有水中的鲸能超过它们,所以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在巨大的蜥脚类恐龙中,除我国的马门溪龙外,还有东非的腕龙,身体长24 米多;北美和非洲的梁龙,身体可以达到30 米长,是已知最长的恐龙.最新资料表明,世界上还有比梁龙更大的恐龙,身体的长度竟达42 米多。

你想去自然博物馆亲眼目睹巨大的恐龙吗? 这些古动物世界里的庞然大物,已在白垩纪末全部绝灭,现在已成为地球历史中的一大“古迹”了。

下页:霸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