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家族成员庞杂,长相奇特,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别很大.再说人们对恐龙的起源及恐龙间的亲缘关系还没搞清楚,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确是一个难题。
长期以来,恐龙被分成两大类: 蜥臀类和鸟臀类.这是依它们的骨盆(又称腰带)构造的不同进行的分类.蜥臀类的骨盆像蜥蜴的骨盆;鸟臀类的骨盆像鸟的骨盆。
蜥臀类包括兽脚类和蜥脚类.兽脚类包括所有吃肉的恐龙,如霸王龙、跃龙、永川龙及许多小型的虚骨龙类;蜥脚类包括所有身躯庞大,脑袋很小,长颈长尾的恐龙,它们四足行走,全是吃植物的,著名的有雷龙、梁龙、马门溪龙等。
鸟臀类全部是吃植物的恐龙,有四足行走的,也有两足行走的,可分为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四类.鸟臀类恐龙中著名的成员有禽龙、鸭嘴龙、沱江龙、华阳龙、甲龙、三角龙等。
按骨盆的构造对恐龙进行分类的方法比较方便,而且已习惯.但这种分类方法也有缺点: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的恐龙的骨盆构造既不完全像蜥蜴,也不完全像鸟.这就让古生物学家为难了。
蜥臀目和乌臀目分别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 个亚目:
兽脚亚目: 为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具锐爪,口中具利齿,前后缘有锯齿.霸王龙为著名的代表,我国的永川龙亦属兽脚类.它们生活于晚三叠纪至白垩纪。
古脚亚目: 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如著名的禄丰龙。
蜥脚亚目: 为巨型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小,颈长,尾长,牙齿呈小匙状.生活时可置身水中,以避敌害.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及白垩纪.如马门溪龙,颈长(颈椎19 个)约等于身体的一半.背椎12、荐椎4、尾椎35 个以上,数目少于其他种类.颈椎长,微弱后凹型,腰椎后四明显,前16 个尾椎为前凹型、后为双平型.前四个背椎神经棘分叉,从第五个开始简单,末端粗壮.荐椎4 个,前3 个愈合,第四荐椎和前部尾椎的神经棘勺状(前面突出,后面有凹面).尾椎脉棘从第九个开始前后分叉.肠骨粗壮,耻骨突位于肠骨中央,坐骨纤细,胫腓骨扁平,胫骨近端发育,两者几乎等长.距骨较发育,胫腓关节面深凹,故中央突起高,骨较短小,第一趾特别发达.产于四川、甘肃的晚侏罗纪地层。
鸟臀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其间的系统关系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分为5 个亚目。
1)鸟脚亚目: 是鸟臀目中,甚至是恐龙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两足或四足行走,比较不特化.嘴部一般扁平,脸部长,下颌骨前方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限于颊部,紧密排列,有一至数排替换齿.股骨长于肱骨.第五趾退化.耻骨的前、后均发育.见于晚三叠纪至白垩纪,以白垩纪最繁盛,是素食性恐龙.如头部无顶饰的(平头类)山东龙和具顶饰的栉龙类青岛龙.山东龙头骨长,后部宽而高,顶面较平,自上颞颥孔后部向前至额骨部分十分向下凹人.齿骨齿列长,有60-63 个齿沟,颊前部无牙部分较长.荐部脊椎10 个,其腹侧有较深的直沟.坐骨直长,末端有极微弱扩展的小尖顶.个体巨大,全长约14 米多,高约8 米.产于山东诸城的晚白垩纪地层.青岛龙头骨鼻部具向上伸长的长棘,其末端加宽,稍分开.头后部有极发育的横棱,上颞孔左右宽.前上颌骨微向上翘起.牙齿数目较少,上颌有齿沟28 列,齿骨上有齿沟34-38 个.前齿骨宽.荐椎8 个,腹侧有显著的中棱,后部有沟,尾椎较大.前肢小,后肢大.肩胛骨大,末端宽,肱骨长于桡骨.肠骨上部较隆起,坐骨末端呈足状扩大.股骨粗大,略短于胫骨,远端有穿孔.产于山东莱阳的晚白垩世。
对于栉龙类多样化顶饰的功能,至今尚无较好的解释。
2)剑龙亚目: 四足行走,背部具直立的骨板或骨棒,尾部后端具骨质刺棒两对.头小而低平,脑很小,上颞孔小,侧颞孔大.牙小而扁,前上颌骨无齿.后肢长,前肢短.背神经棘及神经弓向后逐渐加高.肠骨背缘与荐椎愈合加宽,呈屋檐状盖在髋臼部上面,肠骨后突不发育,但前突很长.其荐部神经节巨大,指挥身体后部运动,尤其是尾及后肢.如沱江龙,背部前部具背板,后部具扁锥状骨棒.剑龙类可能是素食者.出现于侏罗纪,可延续到白垩纪初期,是恐龙中最先绝灭的类群。
3)甲龙亚目: 体低矮粗壮,行动笨拙.身披厚重骨甲,上颞孔封闭,侧颞孔仅余一小裂隙.牙微弱.四肢较短,后肢稍长于前肢(肱骨为股骨长的3/4).甲龙主要发现于白垩纪。
4)角龙亚目: 头骨后部扩大,形成颈盾,由顶骨和鳞状骨构成,并分叉而构成角状突起.头骨上常有鼻骨和眶后骨扩大而形成的角.见于白垩纪晚期.如鹦鹉嘴龙,头骨短宽而高,吻部弯曲,似鹦鹉的喙.外鼻孔小,位于头骨背部,眶前孔仅剩一个凹陷.颧骨高而向外侧突出.下颞孔宽.牙齿单列,牙冠低,三叶状,每侧有7-9 枚.颈短,前肢略长于后肢.肠骨细长,耻骨前突短而纤细.坐骨稍弯曲,远端板状,具不发育的闭孔突.分布于我国及蒙古晚白垩纪。
5)肿头龙亚目: 头骨肿厚,颞孔封闭;骨盆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髋臼.如脊顶龙。
恐龙类的两个目均出现于三叠纪晚期.北美的腔骨龙属可以作为蜥臀类的代表,其体长约250 厘米,身体轻巧,骨头是空心的,活的动物体重可能不超过20 千克;两足行走,后腿十分强壮,形似鸟腿,宜于行走;前肢短,具有灵活的适于攀缘和掠取食物的“手”.身体以臀部为支点保持平衡,尾细长.颈部相当长,前端为结构精巧的头骨。
头骨狭长,有巨大的颞孔和前眼窝.牙齿尖利,深埋在齿槽内,侧扁并带有锯齿,显示了其高度的食肉性,腔骨龙大概以小型或中等大小的爬行类为食物。
骨盆是区别恐龙类系统关系的关键,而腔骨龙的骨盆正是蜥臀型的早期代表.这种恐龙的肠骨向前和向后扩大,并有包好几个脊椎骨的长的荐部接合.耻骨从肠骨两侧向前向下延长,坐骨则向后向下伸展.这两块骨头都较长,而尤其以耻骨为甚,它们和肠骨的接合,中间还通过一种骨质的突起,而不是直接连结的.因此,容纳球状的股骨头的臼窝或关节窝是开孔或穿透式的,而在原始的槽齿类中则是封闭的。
腔骨龙可能代表兽脚类恐龙的基本适应型式,习惯于在干燥的高地上生活.对这种地区的生活条件来说,快跑和动作敏捷在捕食和逃避敌害方面都是头等重要的。
原蜥脚类是相当特化了的蜥臀类,强烈地显示出接近于侏罗纪的巨大的蜥脚类的倾向.板龙这一属尤为典型.这种恐龙体长约6 米,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的爬行类,已失掉了较为原始的兽脚类所具有的许多精巧的性质,骨头已不再像较小的恐龙类那样中空.肢体壮大,后脚宽大,不像腔骨龙那种鸟脚状的形状.前肢也次生性的变大.除了两足行走,板龙类也有可能四足行走.相对地说头骨较小和轻巧,牙齿扁而钝,不是尖利的食肉齿型.板龙显然是一种食植物的恐龙,这类恐龙在三叠纪晚期的分布很广。
三叠纪的鸟臀类的化石被发现的不多.南非晚三叠纪的沉积岩层中发现了一些鸟臀类恐龙,畸齿龙.这是一种很小的用两足行走的恐龙,头骨长约10 厘米,有一个被压低了的颌关节,在下颌的前方有一个分离开的,无牙齿的前齿骨(这是鸟臀类恐龙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上、下颌的边缘均有小的、较特化的牙齿,适合于切割和断裂植物性的食物;下颌的前方,有一个大的“犬齿”.头后骨骼及其他的特征也都是典型鸟臀化的,骨盆是典型的鸟臀式的,其耻骨与坐骨相平行并相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