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恐龙时代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研究恐龙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探求恐龙真面貌 ( 字号:   )

自1822年曼特尔发现恐龙牙齿化石起,人们对恐龙的研究,至今已有170 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样长的时间里,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热情,可以说从未有过些许减低.尤其在近20-30年中,恐龙更成了学者们竟相讨论的焦点。

据统计,100 多年间,有关恐龙的研究论文已累计有6000 多篇!

恐龙的研究内容很多.它们的形态和构造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地史分布和地理分布,起源和演化及绝灭原因要研究,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尸骨的埋藏环境也要研究.此外,还要弄清楚它们在动物学分类中的位置.也就是要弄清楚恐龙到底是不是爬行动物,如不是,那又是什么动物?

尽管各路学者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探索,且有新技术帮助,然而迄今为止,上面提到的研究题目,均未得出一个公认的结论.甚至连“恐龙是冷血的爬行动物”这一本来大家都认可的观点,现在也遭到非议。

似乎恐龙这种动物越研究疑窦越多,而疑窦越多也使研究者越感兴趣,并且引来更多的研究者。

其实恐龙只是古生物的一种,科学家研究古生物有两大目的,一是为生物学眼务,一是为地质服务。

从生物学角度看,研究古生物可以使人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历史的真面目。

从为地质服务角度看,古生物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划分地层,进行地层对比和确定地层时代,为找矿提供重要线索.同时,古生物还是地质学家研究占地理和古气候的重要依据。

研究古生物本是少数古生物学家的事,但恐龙是个例外.由于它的神奇性,不仅仅是古生物学家,其他学科的专家,甚至还有艺术家及工程技术专家,也成了恐龙的研究者,特别是对恐龙绝灭问题的讨论,参与的学者尤其多,各行各业,非常热闹.不难想象,也许现今的小恐龙迷,在若干年后,也成了这支研究队伍中的一员哩!

为什么我们觉得恐龙那么令人着迷和有趣呢? 这可能跟我们喜欢讲怪物和龙的故事的理由相同.我们对那些稀奇古怪和令人惊恐害怕的东西感兴趣,我们喜欢想象它们会是什么,或可能像什么模样。

自从化石骨头被认出是什么,并创造了恐龙这个名字,至今已150 多年了.这种灭绝了的怪物一直都吸引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兴趣.小孩子在还未学会读书写字前,就已会念出这些生物的名字.恐龙的陈列品是各博物馆最受欢迎的部分.恐龙形象被画成连环画,造成玩具,制成像章,作为广告术语,烤成曲奇饼,还出现在邮票上面。

从1854年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制作塑像起,已有了很多以恐龙为题的公园.1907年,德国汉堡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制作了水泥恐龙.最近已发展到制作原尺寸大小的会动的模型了。

在文学作品中,恐龙一直都是很流行的,从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到最现代的科学幻想小说,如米高·克利切敦的《侏罗纪公园》.恐龙也出现在电影里,在银幕上,它们庞大无比的形象更使人着迷.1933年拍摄的《金刚》,是最早拍成电影的恐龙经典作品。

下页:恐龙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