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恐龙时代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化石及其形成的方式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 ( 字号:   )

人们在偶然的机会中,常常会在地下或悬崖峭壁里发现一些奇怪的物体.这些物体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它们不仅石质化了,而且看来似乎是海洋里的东西,现在却在高山的石头中出现了.这就是化石。

人们对化石的认识,历史悠久,记载也很多.例如: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说湘乡县石鱼山“石色黑而埋若云母,开发一重,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如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这是对一种鱼化石的记述.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在771年写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提到“坛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意思是说高山上的贝壳化石一度是海洋生物,其后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据说,意大利达·芬奇是欧洲第一个说明化石成因的人,晚我国近千年.这些人是历史上辨认化石最早的代表,然而他们只是感到惊奇,才引起注意,并做出简单的臆想和推断的.彻底揭示化石本来面目,对化石真相进行认真的研究,还是近200年来的事.它是随着古代生物学发展而产生的。

“化石”,是西文“Fossil”的译名,就是“挖掘”的意思.严格地说,给化石下一个肯定确切的定义是不容易的,就是研究古生物的人,也难以提出准确的答案.一般说来,凡是生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包括它们生活时所留下的遗迹,经过自然的作用,长期埋藏在地下,后来重新被发掘出来,用以解释某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化石”。

形成化石,并且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是要一定条件的.就生物本身而言,最好具质的硬体,只有硬体才容易形成化石.肌肉等软体,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保存为化石.从外界环境来说,最好有掩盖物质把遗体迅速埋藏起来,以免生物、机械和化学的破坏.一般来说,掩盖物质细腻,沉积环境平静,又没有其他破坏因素,容易形成精美的化石.现在,在我国山东临胸的硅藻土里,德国索伦霍芬的石灰岩里,还有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都发现大量罕见的完整化石,原因就是那些地方有着形成化石的良好条件。

为了研究和使用方便,通常把化石归纳为三类: 最常见的是实体化石,代表生物的遗体或其中的一部分;第二类是遗迹化石,它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时所留下的活动痕迹,如高等动物留下的脚印,低等动物移动时的痕迹,某些动物栖身的孔道和洞穴,以及动物的粪便、蛋、珍珠、胃石等等,甚至还包括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和骨器;第三类,即化学化石,也就是说古代生物的遗体有一些因腐烂而消失,但是仍然有残留着的有机物分子,被保存在化石中或掺入沉积岩中,所以有的人也称这类化石为分子化石.应该指出,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实体化石极其稀少的情况下,化学化石为追溯生命起源,了解生物在分子进化阶段的过程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从化石的保存特点着眼,那么化石的分类则是另外三种方式了.第一种为未经过变化保存的化石,它们大体上是生物遗体的原来状态.例如,十几万年前在北极地区生活过的猛犸象,现在从冻土里发掘出来的标本,就好像是刚从大冰箱中取出来似的,不仅筋骨相互联接,就是血肉还是鲜红的,甚至可以食用.又如我国辽宁抚顺煤田的琥珀,虽然已埋藏达4000多万年之久,但被包裹在松脂里的蚂蚁,仍然同活着的差不多.不过,这种未经过变化保存的化石是不多的。

第二种为经过变化保存的化石.大多数古代生物遗体都是经过变化才形成化石的.当动植物死亡后,肌肉等软体烂掉了,但是骨骼、介壳和木质部等硬体被泥沙掩盖起来,然后由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填充了硬体的微孔,久而久之,就变成石头了.这种形成化石的过程,称为“化石化作用”.脊椎动物的骨头,软体动物的贝壳,以及许多植物化石都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为模铸化石.是指古代生物遗体留在周围岩石上的印模,以及遗体溶蚀后留下空隙的充填物.模铸化石常见于上面说过的实体化石的围岩和充填物中.多数遗迹化石(如脚印、孔穴等)都可以模铸的方式保存下来.总而言之,化石的种类很多,保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它们现在都成了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生命的钥匙。

下页:化石——一本特殊文字的“史书”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