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民要说清一件事(或纠纷)的根由时总爱说: “啊,这盐打(从)哪儿咸,醋打哪儿酸,总得说个清楚……”可仔细一想,这句俗话本身就很值得追究——是啊,这盐是从哪儿咸的,醋又是打哪酸的呢?
相对来说,这后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 醋有酸味,是因为里边含3%—5%的醋酸(又叫乙酸),它能适量地电离出H+,H+作用于人舌味蕾上,人就觉得酸了.其实别的许多酸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人也会感到酸味——如盐酸稀释到1%,就是酸的,只是因为盐酸中没有醋里含有的酯类,所以盐酸稀溶液只酸不香,不能成为调味品.我们平时能吃到的还有乳酸(酸奶中含有)、柠檬酸(汽水中含有)、苹果酸(水果中含有)等,它们都能电离出H+.但如果与H+同时电离出的酸根也是能引起味觉的,那最后是什么味就难说了。
盐的咸味,则来源于Na+.Na+和与它同族或相近的K+、NH4+等都是咸的,在你喝止咳药水时可能尝到过里面有股咸味,这咸味就来自药水中的,NH4+是由NH4Cl 电离出来的,它属于盐类,有祛痰作用。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什么盐都能吃的,工地上的防冻盐(又写作工业用盐)就千万不能挪作食用,它的成分是亚硝酸钠,味虽与食盐差不多,却有剧烈的毒性,仅北京就发生过多起误食中毒事故,这以血换来的教训是一定要吸取的。
其他常见的有味道的离子还有Li+、Be2+、Al3+、Pb2+(甜味),Br-、I-、 S2- 、As(O6)3-(苦味)、 Ca2+(涩味). 分子有CHCl3 、CHBr3 、CHI3(甜味),众多生物碱分子有苦味,亲水性氨基酸组成的低聚肽有酸、甜、鲜、咸等不同味道.凡有味道的物质一定都是可溶或微溶的,非常难溶的如ZnO、Al2O3、SiO2、CaCO3、淀粉、蛋白质(天然)等,自然就索然无味了.由此,成语味同嚼蜡(蜡属高级烃或高级酯,不溶)的化学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还必须强调的是,除少数如食盐、醋酸这类常见常食用的物质之外,一般都是只讨论色、态而不讨论味道的,因此你也就不用担心记不住谁的味道而丢分,当然也更没有必要去亲口尝一尝什么物质的味道,绝对禁止品尝! 这是化学实验室头条法律,是必须严格遵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