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美术史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四、民间年画艺术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木版年画的实物材料,清代以来的作品才保留得比较多,但历史渊源也是悠久的。

宋代年画有手绘的(如苏汉臣等人的风俗画),也有木版印刷的.一千年以来,年画普遍流行于全国南北各地,深入农村,成为最有群众性的一种绘画样式。

制作年画的地点也普遍于各地,但全国范围内有几个生产能力较强,产品销行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也较有名的生产中心.江苏苏州的桃花坞、河北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县的杨家埠可以作为代表,这许多出产年画的中心各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年画艺术风格上的地方色彩,但作为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并适应人民群众的心理要求的一种绘画样式的年画,就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图377、 378、379、380)。

年画的内容,除了格式固定而有强烈的装饰风的神像以外,主要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戏文故事;(2)美人、娃娃和吉庆寓意;(3)耕织生产、春牛等;(4)风景、花卉;(5)时事。

戏文故事的年画占相当大的数量.因为戏文故事以生活中的真实描写为主,有从感情上影响人的力量,戏文故事把过去的斗争和今天的斗争联系了起来,也就把过去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今天处于类似的地位上的人们的思想感情联系了起来.此外,戏文故事还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知识的要求,特别是历史故事更强烈地反映了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关心,对支配着自己的社会生活的力量的关心。

清代以来北方年画中表现“公案戏”的很多.“公案”盛行于评书和戏文中,长期为人民群众所欣赏,其中体现了利于人民的是善,能够得到昌盛;为害人民的是恶,必然死亡这一有力的道德判断.“公案戏”中的封建性和人民性是复杂的纠缠在一起的。

美人、娃娃和寓意吉庆的年画中也同样表现了封建性和人民性相纠缠的性质.一些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的前途的追求,都紧紧地被封建社会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限制所束缚住。

风景、花卉的题材除了与生活的美丽的理想有联系外,风景更表现了对于祖国的美丽和繁荣的自豪的感情.风景画中有各地的名胜: 西湖十景以及苏州万年桥,北京正阳门等.时事的题材是随着清代末年国内外政治上的日益激烈的动荡而流行起来的,最突出的是描写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充满爱国主义的精神的作品。

从这些题材上可以看出年画紧密地适应着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要求。

年画的形式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其艺术特点首先是具有明确的主题,而且是被集中地有力地表现出来.年画的形式要完成立即把主题传达给观众的任务,而同时还要有持久耐看的效果.年画的构图是饱满充实的,色彩是鲜明的,轮廓清楚,而人物形象完整,主要人物是正面的,而且作大胆的夸张手法,破坏人体的正确比例而把头放大,把眼睛放大,其目的是为了传神.破坏透视法则,把远处画得清晰,其目的是为了达意.——年画形式的艺术特点基本上已经被今天的新年画继承下来了,而且随着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复杂在取得新的发展。

木版年画在十九世纪末受到石印年画的排挤.桃花坞、杨柳青等地显著的衰落下来,而被上海和天津的机器石印年画夺取了市场.今后木版年画如何发展是一重要问题。

我国古代的版画,除木版雕印以外,曾有过镂刻铜版的版画。

宋代是科学技术获得发展的时代.印刷术方面,木版雕印固然大有进步,进步的另一表现是发明了活字排版的方法(毕昇在十一世纪中叶用了世界上第一批活字).其后,元代王桢曾用过木活字,大量流行是十五世纪从苏州无锡地方铜的活字开始的。

在进步和发展中的宋代印刷,并且出现了镂镌铜版的技术.宋代用镂镌着花纹的铜版印制官府的钞票,也印制商家的广告.例如现在尚保存下来一小幅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以白兔为标记的铜版印刷广告纸.但宋代雕镌铜版的技术现在尚不完全明了,此技术似未普遍。

清代初年,外国传教士绘图在法国蚀制的铜版画,如纪述乾隆“十大武功”的得胜图,很能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在版画技术演变的历史中是孤立的事例。

下页:五、清末的画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