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美术史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三、陆探微、张僧繇及其他南朝画家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1)陆探微

陆探微的活跃时期是在刘宋文帝至明帝期间(公元四二四—四七一年),与云冈开窟时间(公元四六○年以后)约略相当.陆探微在刘宋时代及南朝,声誉极高.他和顾恺之、张僧繇三人地位的高下,在南朝常被讨论到.他们三人的比较,有这样概括的评语: “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陆探微的作品中,古代近世及当时的名人肖像最多.也有若干佛教图像.他画的人物曾被形容为“秀骨清像”,可见是瘦削型的形象;又谈到他的笔迹“劲利,如锥刀焉”,似是有很锐利的转折.陆探微的线纹曾因“连绵不断”而被称为“一笔画”(《历代名画记》)。

陆探微的儿子陆绥、陆弘肃,也都善画.陆绥在当时最负盛名.其他在陆探微影响下的画家,有顾宝光、袁倩、袁质、江僧宝等人,他们成为五世纪后半最有力的画派.他们的作品,除壁画和绢帛画以外,也在麻纸上及木板上作画。

(2)张僧繇

张僧繇是梁武帝时(公元五○二—五四九年)最活跃的画家.这时正是龙门石窟开凿,佛教美术在北魏盛行的时期.梁武帝爱好绘画、提倡佛教.张僧繇有较高的写实能力.他曾为梁武帝分封在各地的诸王子画像,据说“对之如面”.他画古今中外各种人物的相貌和服装,都很真实.关于他的画迹,有很多传说.例如: 他在江陵天皇寺柏堂画卢舍那佛像,又画上孔子等像,似乎他能预言这样就可以避免后来周武帝灭佛时被焚毁.他在金陵安乐寺画四白龙,未点眼睛,但有两条龙,当他在众人的质问与请求下点了眼睛之后,须臾雷电交加,二龙破壁而去.他曾画过两个天竺(印度)僧人,后来经侯景之乱被拆散为二卷.唐朝时候分散在两家收藏.收藏者竟然梦见天竺僧人来请求设法和他的失散的同伴合在一处.收藏者照着作了,自己患的疾病也痊愈了.润州兴国寺有鸠鸽栖息梁上,秽污了佛像,便由张僧繇在东壁上画一鹰,西壁上画一鹞,都是侧首向檐外看,自此以后鸠鸽就不敢再来.这些传说都说明了张僧繇的作品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他作画很勤,被形容为“手不释笔,俾昼作夜,未曾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他有广泛的影响.他的儿子善果、儒童也都善画,南北朝后期的画家多受他的影响.他创立了佛像绘画及雕刻中的“张家样”,是唐朝吴道子出现以前最广泛流行的中国风格.唐代评论家认为,张僧繇的才能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前代画家之最有成就者。

他的作品取材是多方面的,虽然传说他一生画佛像最多,而从唐代记载的他的作品题目上可见,风俗画也不少.他的笔法,被称为“疏体”,所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与顾、陆的“密体”不同.他的用笔有“点、曳、斫、拂”,与顾、陆的连绵循环的线条不同.由此可见,古代为了表现对象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笔墨技法。

他的最引起近来学者讨论的事迹是他曾在南京一乘寺门上用天竺法画的“凹凸花”,“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乃平”.结果群众都很惊异,而称这个庙为“凹凸寺”.由此故事中可见,这种画法是稀罕的,并不是普通流行的,而这种画在门上的建筑装饰,不是一般的绘画.此种印度画法,就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装饰图案中的“退晕”的方法,即类似色依浓度顺序排列,而产生了浮雕的效果。

(3)南朝其他画家

南朝其他画家中,除了前面已经谈到过的若干人以外,还有顾景秀(宋武帝时人),善画人物和蝉雀.蝉雀在当时似乎也是一专门的题材.但比较重要的有若干专画仕女而有成绩的画家.刘瑱在南齐时代画妇人为当时第一.沈粲也是擅长在屏障上画美女.焦宝愿、嵇宝钧、解倩、江僧宝也都是从事这种题材的画家.仕女画在南朝的流行,是南朝士族奢侈生活的必然产物。

另外,毛惠远画马也和刘瑱一样,被称为当代第一,但也画人物.他的弟弟惠秀,也是有名的人物画家。

当时也有一些受外国画风影响的画家,其中大多是外国人.周昙研(师塞北勒、授曹仲达)、僧吉底、僧摩罗菩提、僧迦佛陀.他们的作品,因为是外国风格,被陈朝的评论家姚最认为是另外一体,不可能和中国画风的作品在一起比较优劣。

下页:四、谢赫的“六法论”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