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西洋绘画史话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表现派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表现派 表现派是在德国兴起的二十世纪的绘画运动.正如受到塞尚、凡高和高庚刺激的野兽派的画家们起而对抗陈旧的绘画一样,在德国新的画家们也开始主张: “绘画不是描绘自然原有状态,也不能象印象派按眼睛所看到的那样去描绘;绘画就是表现自己的心灵和自己的精神.绘画不是说明书,而是表现我们的感情.”这大体就是表现派的想法.因此,塞尚以后的艺术,哪一种都具有一些和表现派共同的东西,德国的评论家们几乎主张在表现派中也包含有立体派。

表现派的运动从1910年左右开始盛行起来,所以可以认为几乎是和未来派同时兴起的.现在,若考察它的发展过程,首先是慕尼黑有个“新画家联盟”的二十七名年轻画家团结起来,举行了新的展览会,展览会主持者是俄国人康定斯基.其中还有以动物画闻名的弗兰兹·马克。

在德累斯顿,以“桥社”(Brücke)为名的一群年轻艺术家,也以同样的主张掀起运动,其中有培许太因,另外有德国北部来的爱弥尔·诺尔德(EmilNolde),从奥地利来参加的有柯柯希卡(Oskar Kokoschka),而保尔·克莱(Paul Klee)大概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一个.他们是些什么人,画的是什么样的作品,下面稍为介绍一下。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i,1866—1944)生于莫斯科.根据他的回忆录,据说他从孩子时代就喜欢马,在细棍上缠上绳子,骑上它玩;后来在他的画中经常出现马,看来不是偶然的.幼年时代经常和双亲一起旅行,长大以后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恰好当时在法国野兽派运动盛行起来,受到它的激励.和马尔克一起出版《青骑士》(DerBlaue Reiter)杂志,并在杂志上发表他们的作品和论文。

他的论文的要点,简单地说就是: “我们即使不特意表现自然的形状,而只有色彩和线条,它们就激动着我们的心,激发起感情.因此,只要将色彩与线条巧妙地配合,即便其中任何意义也没有,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他的画的题名大部分都是称之为“构图”或者象音乐一样称为“作品第几号”。

但是在他的艺术论和作品之间似乎也有很大的距离.虽然艺术论是为保护他的作品而产生,不过他的作品却象是由论文引伸出来的形式.我想,康定斯基的没落,难道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吗?

奥斯卡·柯柯希卡(Oskar kokoschka,1886—1979)生于多瑙河畔的赫约兹西兰村.他最得意的是人物画,象无论在哪件作品中都可看到的那样,在想加强调子的部分,不使用画笔,而直接从颜料管里把颜料原色挤上去.此外,在笔触粗犷等种种方面有和凡高相似之处,所以有人称之为“北方的凡高”,不过总是比不上凡高。

保罗·克莱(Paul Klee,1876—1940)在表现运动中,是从事绘画活动最长的画家.他原来是瑞士人,生于伯尔尼附近的小村,他的祖父是肖像画家,父母都是音乐家.长大以后就研究凡高和塞尚的作品.1912年到巴黎,当时正好是野兽派的全盛时代.他喜欢罗稣、毕加索和马蒂斯等人的作品;第二年回德国以后,受康定斯基的影响.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巧妙地混杂着法国和德国的艺术.就是说从康定斯基学得抽象的色彩与线条的配合,从马蒂斯学得淡雅的色调.1920年在慕尼黑举办个人展览会.在其他表现派画家几乎销声匿迹的时候,他却仍然向独特的境地前进.而且就在三十年代还在巴黎举行个人展览会,据说即使原来由于国家的感情而不喜欢德国人的巴黎画家们,也很佩服他的艺术.大概他还具有一个应该进入的新世界。

弗兰兹·马尔克(Franz Marc,1882—1916 生于慕尼黑,在该地美术学校学习,1910年参加“慕尼黑新美术协会”;后和康定斯基一起脱离该会,作了“青骑士”的会员.他的生涯很短促,因为参加欧洲大战而战死.他擅长动物画,他画的不是动物的表面的姿态,而是动物蕴藏的生命。

马克斯·培许太因(Max Pechstein,1881—1955)生于茨文考村.十五岁时,入霍斯登的学校,从那时起就受到凡高的影响.1907年秋,到意大利和巴黎,在那里受近代绘画的触动;不过看他的画,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健全的原始人的世界.他喜欢辉耀的光,象高庚一样喜欢画热带地方的风物。

但是,德国人在绘画艺术方面似乎总是稍逊于法国人.下面想谈谈最近兴起的绘画运动。

下页:超现实主义和基里柯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