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怎样画素描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第五章 素描论评-技巧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中外著名画家及美术理论家依据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认识高度,对素描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不但对绘画者全面提高艺术素质,正确看待素描的各类问题及迅速提高素描技巧,有很大好处,而且对如何欣赏素描,提高艺术鉴赏力,也可起到向导的作用.下面分技巧、风格、人体、修养及其他五个方面,对中外名画家及美术理论家的这些有关素描的精彩语句,分别简要引证,稍加阐述发挥,以飨读者。

技巧

著名美术大师、我国现代素描主要奠基人徐悲鸿曾对素描的基本训练提出过“新七法”.即“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正确,三、黑白分明,四、动态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艾中信: 《徐悲鸿研究》).这七法十分全面地概括了画好一张素描的基本要点,其中前三点是从构图、造形和色调方面提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这三点是最重要和必须把握好的;四五两点是从审美角度提出的美学原则——自然和谐;最后两点又进一步从精神和心理学高度要求素描外形画准画好,还要体现性格、传达精神。

徐悲鸿在法国接受过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男人体》是他留学时期的作品之一,作品典型地体现出徐悲鸿自己的主张,如图35.首先是他把画素描当做正式创作那样从构图抓起,不再在画面中随意画其他练习性细节.作为占典写实派达仰的学生,比例正确是写实的前提,徐悲鸿的每张素描都做到了这一点.动态天然更是此画一目了然的特征,画人体能把比例画准是较容易的,但若把动态画得自然、调子画得和谐却很难,这要依靠美术修养、熟练程度及总体艺术追求.精神刻画在人体素描中常被人所忽略,但在徐悲鸿的这幅人体画中能感受到对老人坎坷经历、饱经沧桑的努力表现。

我国素描一直存着两种方法.一是苏联传统的契斯恰柯夫体系,一是徐悲鸿自法国留学带回来传授给弟子的.著名油画家冯法祀曾将这两种方法作过形象化的比喻和比较: 契氏(契斯恰柯夫)的表现方法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徐(悲鸿)先生的方法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新美术》,1980 第1 期).就是说,苏联的方法是由简入繁,由易到难,按部就班,逐步训练,打的是持久战,适用于画几十小时的长期作业;徐悲鸿的方法是先抓主要的关键部位,以主带次,迎刃而解,打的是速决战,适用于画几小时的中短期素描。

这两种方法并不矛盾,都应掌握,可分场合选择应用,也可综合在一起使用。

著名油画家和素描画家靳尚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提出画素描人像的步骤有三: “首先,要勾好轮廓,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其次是画大明暗.一般由最深的地方开始,先画眉、眼和鼻子的暗部,然后再画嘴、颧骨和暗部,这个"三角地带"画准,其他也就好画易改.……三是调整大关系.一张素描的好坏,这一步起决定作用.”(《光明画报》9 和10 期,1985年)这些都是没有任何华丽词藻的由衷之言,应牢牢记住。

靳尚谊的《藏族青年》给青年美术学生作了很好的示范,如图36.作为一名肖像画家,靳尚谊有很深的造诣,先在徐悲鸿门下学习,后在马克西莫夫培训班接受苏联方法的培训,几十年长期素描教学使他摸透画人像的规律,他的许多肖像是十分真实严谨的.这幅画的素描关系色调鲜明、层次丰富,画者紧紧抓住了三角地带——眼、鼻、嘴这一生命区,使神情与形象跃然而出.眼窝、鼻梁、颧骨的主体层次如此清晰,整幅形象的深浅大关系又如此和谐丰富,这都是因为作者充分运用了自己所说的三步,在最后调整大关系时把绘画过程中的失调处拉开距离,靳尚谊的基本功是过硬的,他的素描人像是初学者最好的范画之香港画家马廉飞,曾在《素描技法》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素描容易出现的弊病: 初学绘画时由于绘画理论认识不够,和在进行绘画时又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原理,因此往往会犯以下几种毛病: 一是画面光线散乱、灰暗;二是缺乏中间色;三是不顾整体;四是轮廓线太深.可见,绘画原理是很重要的,没有一定的理论认识相配合,画起素描来进步就很慢,并会出现上述毛病.应该画画与看书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配合。

台湾著名画家王秀雄,将素描分为五大类: 一是入门训练: 培养客观正确的观察力、描写力,忠实而客观地将对象物描写出来,是属于最基础的能力训练,一般大专美术素描课程便是从这些初级训练开始.二是创作者因受某些景物感动,而将当时所见、所感受之心情速写下来所做之记录.三是将心里有意或无意之意象,记录下来,是属于想象力之呈现,形式上的抽象思考能力.四是制作作品前,对作品构图及各部细节之探讨,及部分详细之描绘.五是视素描本身为一完整作品——把素描直接当做一种表现媒体,就像油画、水彩一样,是一张完整而独立的作品.(台湾《雄狮美术》1985年6期.)

王秀雄先生的这5 类是从广义角度来看待素描的范畴.第一类为长期作业素描,第二类是速写,第三类是想象画,第四类是草底稿,第五类是素描创作。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大画家达·芬奇,从科学认识一切事务出发,对素描提出了相当全面的见解.他认为: “绘画科学首先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面规定着的形体.”(《芬奇论绘画》,1978年版.)直到现在,达·芬奇的这四方面: 点、线、面、体,还是我们认识一切造型艺术最原始的起点.达· 芬奇依据个人的经验由衷地提出画人体的方法: “务必把整体一气呵成,再完成你以为最精彩的部分,然后修饰四肢,否则你会养成一种无法将四肢安排妥当的习惯.”这与徐悲鸿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主张是一致的,是快速抓形所必须的手段。

19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是最主张画素描的.他认为: “除了色彩,素描是包罗万象的.”他给自己冠以“素描学派”的头衔.他的素描主要是线条,他说: “线条——这是素描,这就是一切.”他主张“画素描要落笔精确,但要一气呵成.素描如果是干净利落而又深广的,这就是艺术了! ”这与达·芬奇的主张相近似.关于方法步骤,安格尔说: “画头像时,一个艺术家所最关心的,就是让眼睛说话.即使是最一般的画眼睛,首先应该画眼窝,然后再过渡到隆起的鼻子.”(《安格尔论艺术》,1983年版.)

《帕格尼尼像》是安格尔较成功的素描作品,是刻画音乐家帕格尼尼的肖像,从作品可以看出,安格尔用准确线条表现出著名音乐家帕格尼尼即将登台演出前的冷静和信心,以及那端正秀美的面孔、才华横溢的气质,如图37.这幅作品全面体现了安格尔的上述素描主张.线条的运用在安格尔笔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气呵成、干净利落的技巧,使此画真正成为无须再加工的艺术品。

安格尔是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画了许多贵族夫人的肖像,都十分华丽且具形式感.他说: “形式就是一切.”但他本人并未充当形式的奴隶,还是充当了物象的奴隶.这幅素描肖像的完美无缺,可算是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用线造型的最高成就者,对后来的法国学院派影响很大。

19 世纪俄罗斯美术教育家契斯恰柯夫,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画素描和教素描的方法,被后人称作“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他强调: “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艺术的最高的方面就是素描,而其他所有添加的东西都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关于素描方法,契氏主张的按部就班的概念,就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原则.“在描画中必须要有秩序”(《素描教学》,1958年版),契氏这里说的秩序,主要是强调有计划地使学生逐步由浅入深,掌握素描造型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感觉、知识和技能。

勃鲁尼的《两个男模特》,是契氏素描主张的典型体现.是以按部就班和由简入繁的原则,一步步画成的,如图38.男人体骼肌肉起伏变化大,明暗色调清楚,可画内容很多,易于供学画者长时间观察和反复修改.两个男人体一立一仰的交叉增大了造型的难度和可画的内容,天窗下自然光造成的调子又是如此丰富,但只要依据契氏按部就班原则,下苦功由大轮廓画起,就会画出丰富而严谨的人体素描。

中国与外国的许多有成就的画家,都是素描功夫过得硬的,他们不仅在画室内画人体或石膏像,还经常到生活中去画与创作相关的人、景、物,他们不仅仅是为素描而素描,而是抱有明确的目的性.俄罗斯19 世纪著名风景画家希施金,就常到森林里去画写生,一生画了许多有关森林的各式树木及其细节场景.此幅《森林老树》便画得极其深入而一丝不苟,如图39.他积累了大量有关森林的各式树木风光的素材,对俄罗斯原始大森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依据这些树木细节素描进行再加工,再依据一定的艺术构思创作出一幅幅引人遐想的美丽风景画.希施金就是这样成为俄罗斯最著名的风景画大师的.像《森林老树》这类为创作而画的素描写生稿,在希施金的画箱画柜里有几千乃至上万幅.希施金是契斯恰柯夫的学生,但他没有成为契氏体系学说的奴隶,他同时拜自然为师,用学到的技巧创造了超越一般人的辉煌成果。

19 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性画家柯罗,曾经这样告诫画素描的人: “高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乃是大体与统一,亦即使我们为之赞叹和被吸引的东西.要珍惜使你激动的最初感受.首先要搞素描.”(《论画》——《世界美术》,1980年 1 期.)柯罗的话虽然是站在创作之地对艺术家所讲,但对青年人同样适用.大体、统一、最初感受,这是画好素描的三个重要的关键。

早期现代派大画家马蒂斯,对素描的见解是更强调主观的东西.他说: “有两种表达事物的方法: 一种是冷漠地展示它们,另一种是艺术地再现它们.”(《画家的札记)——《世界美术》,1980年 3 期.)“我一直认为素描的功夫不在训练灵巧的画技,而最重要的,是在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以一种简化的方式,使表达出来的东西更简练、更率真、轻快而直接地走进观众的心灵.”(《20 世纪素描)——台湾《艺术家》,1983年2 期.)从上述两段话看,马蒂斯已经完全把素描当做创作的手段,而不再是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了。

《横卧的裸妇》是马蒂斯许多人体素描之一,如图40.他的作品摆脱了传统写实的羁绊,不再如古典主义安格尔或契斯恰柯夫那样冷漠地对待模特儿和画面,而是将主观意念糅入其中,在画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自然主义地看到什么画什么,而是以一种简化方法,用奔放大胆之笔,以流动出声的线条将眼前的模特加以概括,使之动态中的横卧特征更强烈明显,绘画过程中的情绪之激动专注是跃然纸上的.素描基本练习中的一些要求在马蒂斯的作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作为反传统的现代发起人之一,不再是客观形体的俘虏,而是画家主观理性与感情的直率表达者,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画面及其形象走进观众的心灵.他的主张对后来西方美术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现代抽象派的代表人物,移居德国的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说: “点上的力变化愈多,它的方向也愈多,曲线的边长愈不一致,因此,形成的画面也愈复杂.变化可以有无穷多种.从点开始,一切形的原始,这个小点便是一个生命,能够给人的精神上多方面的影响力.”(台湾《艺术家》杂志,1984年5 期、1985年2 期.)康定斯基就是依据这种对点、线、面的研究和表现,成了抽象派主要创始人之一.我们可以借鉴他对素描元素——点、线、面的强调作用,使我们的画像素描更有生气。

罗马尼亚现代画家博巴,50年代曾来过中国讲学,他不像俄国契派那样过分强调明暗色调,而更强调结构和线条.他说: “只用明暗来画素描,那是死板的,虽然是正确的,但并不表达生活的感情,通过线条和明暗的结合,才能赋予素描以力量和生气.”(《美术丛刊》第4 期.)

美国现代画家、美术理论家库克,特别重视和强调线条在素描中的作用.他说: “线条是素描的检验标记,……线条成了绘画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根线条是可能在想象中创造出来的.想象的线条也会加强周围的气氛和光线的感觉,还会赋予一种空间感.线条的作用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应该了解的,那就是表现节奏.”(《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1982年版.)在库克眼里,线条有那么多的作用,看来,这绝非无稽之谈,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下页:风格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