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怎样画水彩画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湿画法
来源:水彩画基本技法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利用水色未干,较快地反复地添加,称为湿画法.湿画法也是水彩画最基本的手法之一.因为它的艺术效果含蓄柔润,朦胧淋漓,所以适宜作天水一色的晨曦,迷蒙的浦江,娇妍的花朵,黄山云海等形象不很明晰,轮廓模糊的物象。

湿画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画面全部打湿.用干净的排笔均匀而快速地刷一遍清水(对开以上的画面,先要裱好绷紧,才不至于使纸张拱起),或者把水彩纸浸透在盆中,少顷即撩起平伏地钉在画板上,这两种方法皆可以.待纸面上的水分不再向下流淌将干未干时即可作画.在打湿的画面作画,用色要浓厚,才能保持色彩的饱和程度。

第二种是不打湿的湿画法.如画树林,先用大笔较快地在画面上下左右都铺上一遍基本色调,先造成一种朦胧而谐和的淡绿色调,乘未干时,加上中景浓绿的树丛,及粗细参差的树干,留出画面的中心——远处的林间小道,作最后处理。

水彩基本技法,离不开时间,水分,色彩三个要素,而湿画法尤须注意这三者的运用和配合。

比如远处呈现的山峦,往往是在天空的底部,须在天色将干未干时,迅即以肯定的笔触和较浓稠的颜色绘之.加早了,山色会被不断下淌的水分所冲掉,无法塑造远山起伏的优美曲线.加晚了,则失去湿画法特有的迷蒙含蓄的空间美。

画幅的大小,季节的差异,温度的高低,风力的劲疾皆影响作画时间的快慢.这些都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对象和具体的作画时间、环境、气候、地点而灵活使用,不可刻板划一。

如画对开大幅的水彩,单铺一遍色,就需一定的时间.在大伏天画湿画法就更加困难,画了这边,干了那边,极难一气呵成,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①成竹在胸,意在笔先.落笔要迅速准确。

②尽量避免暑天作画,一定要画的话把画幅缩小。

③一个较好的办法是: 在纸张的背面反复涂上一层清水,并且立即平伏地铺在画板(最好是玻璃板)上,除去纸背的气泡,抚平.如此,纸张后面的水分一时不易挥发,使水彩纸能较长久地保持湿润度。

④块面大的色块,如天空、背景、草地、大面积的树丛等,可尽量多调一点基本色。

⑤水彩色要现挤现用,如薄浆糊状,才便于快速地蘸色调色。

⑥画板放得平些,角度小些,水分流淌缓慢,保持湿度。

水彩画的学问里,水的运用颇为讲究.水彩画之所以晶莹润泽,关键是离不开笔端含水含色饱满充盈,以及接色的及时而恰到好处.这是需要在大量实践中细细品味与领会的。

大致地说: 远处水多,近处水少;淡色水多,浓色水少;第一遍水多,第二遍相对少些;大块面的水多,小面积的水少;为了控制风景中点缀人物的外形,干的挑出浓色,一点不蘸水,直接画在湿底上。

作者常在粉红、浅蓝、浅灰等浅色调中加少许水彩白色,以便使颜色稍稍厚些,在湿纸上不会融化太快,便于控制物体外形。

下页:上蜡法 拓印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