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怎样画国画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写意山水画的一般画法
来源: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专题:美术世界 ( 字号:   )

写生中,必然要遇到许多具体景物如何去用笔墨进行概括的问题.如光的画法、树石结构的表现方法、云水倒影的处理法等等,面对这些景物,初学者由于缺乏写生经验,常会感到难以下笔.画虽无定法,贵在创造,但如若在写生前对这些规律有一定的掌握,则能更好地帮助写生作品的完成。

这里把写生中经常要遇到的景物画法作些分析介绍,也许对读者有些启发.由于山水画表现的对象丰富复杂,变化万千,这里也不可能介绍得很全面,况且每种景物的画法变化也是很多的,不必,也不宜作呆板的阐述.读者可以通过平时的实践积累和研究他人的作品,再印证对写生景物的观察、研究,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去运用。

石壁峰峦画法《雁荡古竹洞》。

画石壁峰峦用勾、皴、擦、染、点的技法,画时,可以先勾后鼓,也可先皴后勾,或勾皴结合,方法灵活.传统画石有各种方法,如披麻皴、解索皴、破网皴、斧劈皴、雨点皴,弹窝皴、折带皴等等,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山石的石质纹理结构创造出来的.我们在写生中不必用这些方法去套用,而应该根据自己对峰、石的观察,抓住岩石纹理结构的特点和因纹理结构的皴褶而形成的线的节律感来运笔,使画出来的峰、石接近自己对它的感受和理解.当然,我们也可借鉴现有成法去灵活变通。

石壁峰峦勾线画法(《黄山写生》及照片.)

画巨石凌空的石壁、峰峦如黄山山石,可用各种变化的线条勾出它的结构,线以中锋为主,这样易得凝重厚实之态,边勾边厾,并兼以皴擦渲染,这也是一种画法。

石壁峰峦转折面画法,如陆俨少《雁荡山写生》图31。

石壁峰峦有很强的体积感,山石凹凸面的转折处起伏很多,且受光照以后,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这类景物,如何用笔墨去概括,往往使没有写生经验的人感到束手无策.面对这样的景,一般应着眼于对峰峦体积结构的理解,分析其大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关系,排除或减弱固定光源的影响,根据画面总体效果来组织笔墨.陆俨少先生这幅雁荡山写生,纯以线条笔墨勾斫而成,对我们研究如何用它来塑造山石的形质很有启发作用。

色皴点厾结合画石法,如《天目山倒挂莲华》。

用勾皴点厾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来画山石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方法.作画时,先点厾,后勾皴,边点厾,边勾皴.各种笔墨技法交错混杂在一起运用.点厾上去的墨块要与勾皴线条结合好,既可以表现石面的阴影和苔草,又可使画面的整体笔墨更丰富而有变化。

破墨法和积墨法画峰峦。

画各种景物要用不同的笔墨来表现,用破墨法画峰峦易得湿润氤氲的岚气,这里介绍两种.一、先用干笔焦墨以较浓的墨色连勾带皴,或勾皴结合,画出峰峦的形态和结构,趁未干即用淡湿墨阔笔进行点厾,使其自然晕化,但化出来的效果要恰到好处.干后,视具体效果再用积墨法理出层次;二、也有先用浓墨或淡墨交替皴擦,使各种浓、淡、轻、湿的笔墨自然渗化,笔随势转,一笔下去,笔笔跟上,重叠积破,变化自然,似有拖泥带水之感,这也是破墨法的一种画法。

峰峦点厾画法,如《齐云山色》。

山上长满了茂密青葱的成片树林,植被很厚.这种景物,主要用各种变化的大小墨点和墨块来画.画时按山脉的起伏变化,结构关系,看准部位,蘸足墨,一气点去.先从近景峰峦画起,遇石壁处连勾带皴.画好一个山峰,再生发到上面一个山峰,其前中景的成片林木,也是边点边厾,利用墨色由温到干,由浓到淡,点子大小错错落落的节奏变化,造成山体的虚实关系.逐层铺开以后,重点部位再用积墨法和破墨法增加层次,调整整体关系,并努力使笔墨之间浑然一体。

《桂林写生》与照片。

画桂林山,山由石块垒积而成,上布满丛木.这种景物,画时先用线条勾出山的结构和形状,接着用点子和墨块在其上点虱皴擦,并施以淡墨渲染,用破墨和积墨法使层次深厚,直到画出它苍茫松灵的感觉为止,以表现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景物的情调和气氛。

石壁丛树画法。

石壁之上,长满了成片的丛木,这种景色是山水画写生中经常遇到的.画时可先用墨块与点子画丛木,边点边,间或画出一二树干,要着眼于整体气势,不宜一棵一棵地画.接着,很自然地生发到画石壁,也可先画石壁再生发到画丛木,方法步骤不拘.石壁与丛木,墨色上要有对比,石用勾皴法,树木用点厾法,一简一繁,一虚一实,一干一湿,使两者对比而不平。

树干画法。

画树干的方法与画山石一样,画前要认真观察其形态结构,抓住大的姿态和它的树皮纹理结构,并按这一特点来组织笔墨,努力使笔墨去适当表现对象.前人在树干皴法上创造了很多技法程式,如画松树用鳞皴、画柏树用绳索皴、画柳树用人字皴等等,都是按对象的结构特点创造出来的,我们在写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用勾皴技法去创造性地表现。

近景树木画法。

景物前后关系的处理要符合透视规律和主题刻画的需要.一般前景或主题所在处的树木须作深入的刻画,树干的皴擦技法,树叶的点厾层次须作充分的表现.如画树叶,要根据树叶的整体团块结构,用虚实浓淡相间的办法,一组组地分出它的前后关系,同时注意它的造型,用形式美规律进行调整,使画出来的树木形态更美。

树木画法。

刊用墨块和点子相间相叠的方法表现各种树木的层次.画成组的树木,要着眼于整体,不要一棵一棵地画,用笔时,按整体表现的需要来组织笔墨,要心有定力,大胆落墨.其间,墨块、点子的分布和树干线条的穿插变化要有聚散、呼应、主次、平衡等对比关系,积墨和破墨交叉并用,使笔墨组织达到乱而不乱,复杂中见条理和层次深厚的效果。

远中景树木画法。

画远中景树木,要根据构图需要成片来画.用各种变化的墨点,经过疏密、虚实的组织,从整体着眼来表现人对远景树木的感觉。

画烟云迷蒙的云山,树叶黑白虚实的层次变化不宜过多,要把层次统一在黑灰的大调子中,以利更好地表达气氛。

云雾画法,如。

云雾是写生中经常要接触到的景物,主要有烘染和勾勒两种方法.画云主要使用留白法,留出的白要注意它的形态和气势,烘染衬托的笔墨要肯定而有笔意,这样以实显虚,以黑衬白,云气流动、气韵才会生动.生活中的各种云,变化是很多的,我们可以在写生中,通过认真的观察研究,试用各种方法去进行表现。

用线条勾云画法,线条应该虚灵松动,而有气势笔意,疏密结合,这样才能表现出云的轻飘浮动的质感。

瀑布画法。

画瀑布的方法是从两侧的石壁峰峦落笔,通过对两旁景物塑造,用以黑显白的手法来衬托瀑布的形态和气势.近景的瀑布多用颤笔法,待稍干,加以淡墨渲染,画出它的厚度和磅礴气势。

倒影画法.倒影在写生中可以按观察到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处理,一般收西画写生的技法特点,用墨块来画,此图即是一例.光的处理,《富春江畔》.这幅画,利用树干、树叶中透露出来的白,表现景物的光感.即是利用逆光在树干、山石或其他景物轮廓边缘处留出白线或白块,用黑白相间的墨色的呼应和对比来表现.留出的白既起透气和构图上色块的对比和平衡作用,又能表现出阳光的感觉.它不完全是对景物光照效果的如实描绘,而是景物经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运用笔墨规律来表达这一感觉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写生实践中,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表现光感的其他方法.建筑物画法。

建筑物在山水画写生中是经常要接触到的景物.画建筑物,首先要考虑它的透视关系,与画其他景物一样,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但也要避免因焦点透视的远近关系造成的悬殊的大小差别和强烈的透视变化,如实描绘容易造成画面的不协调.写生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以大观小或以小观大的方法来适当地改变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即把近景的建筑物适当地推远,或把强烈的透视变化差距相应缩小,运用散点透视中轴测投影画法,使画面透视的整体感觉协调起来。

建筑物在画中的位置,一般不宜把它置于过于显露的地位,有时可用树木或峰峦石壁把它遮掉一点,虚实藏露要互相结合.具体画时,如无把握可先用炭条或铅笔定下它的大体位置,然后用不同粗细的中锋线条勾出它的结构.一般突出在前面的主线条应多用实笔,墨色可浓重些,转到后面去的地方线条可略虚,但这种虚实变化不宜过大,且要与画面整体的笔墨效果相协调.接着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丰富其层次.近景或画面主题所在处的建筑要重点刻画,如远景则可把它画得简略些。

下页:写意山水画法步骤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