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人生格言 < 百科全书 < 生活百科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尊师与学习
来源:中学生百科书库 类别: ( 字号:   )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清李惺

石头虽然自己不能够割什么东西,它却能把宝剑的锋刃磨得飞快。

——《五卷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战国荀况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清郑板桥

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

——[法]考留达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丘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中国谚语

无贵之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唐韩愈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战国荀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谚语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氏家训》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上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英]培根

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俄]柴可夫斯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晋陶渊明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德]爱因斯坦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

知识就是力量!

——[英]培根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智慧是倒不了的山,知识是采不尽的矿。

——非洲谚语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罗马]卢克莱修

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

——[俄]拉季谢夫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苏]高尔基

空虚的头脑是魔鬼的作坊。

——欧洲谚语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德]黑格尔

少而好学,及壮有为;壮而好学,及老不衰;老而好学,及死不朽。

——[日]佐藤一斋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清彭端淑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法]笛卡尔

钉子有两个长处: 一个挤劲,一个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雷锋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

——[苏]苏霍姆林斯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书——这是这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休息的哨兵对接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俄]赫尔岑

爱书吧! 这是知识的源泉。

——[苏]高尔基

开卷有益。

——宋太宗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汉刘向

人类的全部生活都依次在书本留下"印记": 种族,人群,国家消逝了,书本却依然存在。

——[俄]赫尔岑

不好的读物就像沾满油污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什么也看不清。

——[苏]苏霍姆林斯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中国谚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宋刘彝

邱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宇宙像一本书,一个人只见过自己的国家,等于只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法]德蒙布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塑造完全的人格。

——[英]培根

思考是理性的劳动,幻想是理性的游戏。

——[法]雨果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法]巴尔扎克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

——西班牙谚语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德]爱因斯坦

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

——[德]歌德

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肯思考的人是懒汉,不敢思考的人是奴才。

——中国新格言

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的肚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

——[英]培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丘

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希腊]亚里斯多德

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

——[德]爱因斯坦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俄]列·托尔斯泰

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索就不会有知识。

——[德]歌德

该教的是思考的方法,而不是思考的结果。

——[德]顾立德

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苏]苏霍姆林斯基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中国谚语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战国荀况

左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战国韩非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希腊]德谟克里特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东西。

——[英]约翰·洛克

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法]罗曼·罗兰

天才意味着心智的光芒集中在、固定在某些特殊的焦点上。

——[英]杨格

犹如凸透镜可以使万千条阳光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精神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聚焦效应之下,才能形成突破性的成材能量。

——叶永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清章学诚

天才——首先是不知疲劳的、目标明确的劳动,在一定事物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切列巴霍夫

天才就是连续不断地注意。

——[法]库伟尔

科学是非常爱妒嫉的,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地献身于它的人。

——[德]费尔巴哈

伟人只学习自己想学习的东西,凡人学习别人认为该学习的东西。

——[英]摩尔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

为学有本末先后,其进有序,不容躐等。

——宋陆九渊

在一切日常琐事上,聪明不在于知道应该做什么,而在于知识应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俄]列·托尔斯泰

骤长之木,必无坚理;早熟之禾,必无嘉实。

——明徐祯稷

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的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

——[苏]巴甫洛夫

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宋]朱熹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清王国维

学习的正当次序应是这样: 第一,需要的;第二,有用的;第三,装饰的。

——西革尼夫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英国谚语

欲速则不达。

——春秋孔丘

怀疑是发明之父。

——[意]伽利略

怀疑是大家必须通过的大门口,只有通过这个大门口,才能进入真理的殿堂。

——[英]莎士比亚

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

——[英]培根

好奇心是强劲的智慧的最永久的特性之一。

——[英]山·约翰逊

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宋朱熹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鲁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孔丘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德]爱因斯坦

学问就是要认真地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学问就是辨别之术。

——[德]赫塞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

——中国谚语

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

——鲁迅

读书须作两面观: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王梓坤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英]培根

为了能够作真实和正确的判断,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摆脱任何成见和偏执的束缚。

——[俄]罗蒙诺索夫

重复是学习之母。

——[德]狄慈根

如果我三天不练习,那就得向我的学生学习了。

——[俄]鲁宾斯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孔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裴松之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中国谚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

最淡的墨水也胜于最强的记忆。

——中国谚语

下页:个性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