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法律天地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清代的文字狱
来源:法律百科 专题:趣谈法律 ( 字号:   )

清代某文人,一日正在窗前读书.一阵微风吹过,将书吹翻过几页,这位文人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两句诗: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谁知,被人告知官府,无意之间招来大祸,官府以蔑视清王朝罪将其斩首.由此可以想见清代文字狱的严酷。

“文字狱”就是因为文字原因而铸成的冤狱.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为了镇压知识分子,使用了种种手段,文字狱也是其中一种。

早在汉代元帝时就有杨恽事件.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因事下狱,官府从其家中搜出一封家信,内容多为牢骚话,激怒了汉元帝,下令处杨恽以腰斩,杨妻判流刑。

明朝以来,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统治者在思想上对人们的控制防范更为严密.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文字狱迭出,令文人提心吊胆,不敢“随情谈世事,纵意写文章”.不知哪处不合上意,惹来杀身之祸.如,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十分忌讳这段历史.因此当他在表章和诗词中看到“贼”、“僧”、“光”等字,就认为是对他的不敬,常不问青红皂白,将作者诛杀,以泄恨.清朝建立后,对反清情绪尤为敏感,思想控制愈发严紧,出现了更多更雍正年间的浙江查嗣庭“试题案”;乾隆年间的胡中藻“坚磨生诗钞案”等.诛杀革职,流放了一大批文人学者及其新朋故旧。

相朱国桢的后人手中买到一本朱著明朝史书,书内有《列朝诸臣传》等稿本.一稿本与招集宾客所补的崇祯历史编合在一起,然后用自己的名字加以刊刻.书中,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并使用隆武、永历等南明年号.康熙二年,即 1663年,此事被人告发,报到京师,终于引得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定要严加处罚。

令哲等被捕杀头.这时,南浔富家朱佑明也被人诬告与此案有牵连,结果,朱佑明和他的5 个儿子也被处以死刑.此外,凡是为书作序、校阅、刻字、印刷、卖书以及一些与此案有牵连的地方官吏等上百人,诛杀的诛杀,流放的流放,革职的革职,最后,共杀了73 人。

雍正四年(1726年),查嗣庭出任江西主考,据科举八股文命题的惯例,选用《易经》《诗经》上的“正”、“止”二字命题,由于“正”字与雍正名讳,“止”又是“正”字无头,遂被说成是借出考题讽刺事实,被革职查办.查嗣庭死于狱中,被戮尸枭首,子辈株连死罪,家属流放边远地区.雍正还下令停其原籍浙江乡试6年。

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处刑苛重,使得广大知识分子惧祸而埋头于考据之学,臣民不敢评论国事,以致造成了“天下懔懔、万马齐喑”的局面。

下页:以言代法的审判-《春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