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80 万禁军教头林冲,遭朝中权贵陷害,被“刺配”江州,途中屡遭歹人暗算,几乎丧命,最后在梁山好汉的帮助下,奋起反抗,终于被逼上了梁山,与梁山好汉共举“替天行道”大旗,成为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猛将。
林冲所犯之“罪”是否成立,另当别论,林冲所受的“刺配”在古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呢?
刺配是我国唐末五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其法可溯源到北朝的《北魏律》和《北齐律》,凡“论犯可死,原情可降”的鞭、笞各一百,并处以髡发之刑,发配边境,以为兵卒.隋唐法律确立封建五刑制度,废除了鞭、流并用的刑罚,改为流配、服役结合,凡处以流刑的,均于流放地服役一年.后唐时,对凡处以流刑的,一律附加杖刑.后晋时,又创刺面之刑,将刺面与流配结合起来,合称刺配,但是那时刺配仅为刺面与流刑两者合用.北宋时,统治者又实行折杖法,以杖刑代替原来的苔、杖、徒、流四种刑罚的执行.但同时又沿用和发展了后晋以来的刺配之刑,作为对死刑的宽宥.刺配之刑成为集刺面、杖刑、流配三种处罚于一身的重刑,仅次于死刑.宋代的刺配按罪轻重的不同而不同,分为刺配本州、邻州、500 里、1000里、2000 里、3000 里及沙门岛等不同等级,刺面也分为“大刺”和“小刺”.凡犯重罪的,就把字刺得很大,而且根据不同的罪行,所刺的形状也不一样.如,宋朝曾规定: 凡犯盗罪,刺环于耳后;处徒刑、流刑的刺方形;处杖刑的刺圆形,三犯杖刑移于面,“径不过五分”.后来又规定,“凡强盗抵死特货命之人”,在额头上要刺强盗二字,余下的字分刺两颊.所刺内容除“选配某州(府)牢城”外,也有把其犯罪事由等刺于脸上的.到了配所后,所服劳役的种类很多,而大量的是充当军役.服役也没有一定的期限,因为宋代大赦多,几乎每两三年就有一次.每次大赦,由主管刺配犯人的官吏将配役者的情况上报,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或服役期间表现较好的,可以释放回家;而罪行严重的,则要终身服役。
刺配在制定之初,原为对死刑的宽宥,但在后来的实际执行中,范围日益扩大.宋真宗时,刺配之罪共 46 条,到孝宗时,已增加到了570 多条.实际上对许多死刑以外的犯罪也大量适用刺配,以至出现了州郡牢城营中刺配犯人额满甚至超额的现象.地方的司法官吏也滥施刺配之刑.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草莽群雄奋起抗金,他们中不少人是罪犯.南宋建立后,他们接受了朝廷的封号,先后入朝.但在朝觐皇帝时遇到难处,他们大多脸上刺有金印,按法律规定,罪犯不得入朝.为此,宋高宗于1144年发布诏命: “今后臣僚有面刺大字或灸烧之人,许入见.”
滥用刺配之刑,实际上是加重了对罪犯的处罚,因而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有人主张应减少刺配刑的使用;有人主张完全废除,但均未被朝廷采用。
元朝建立后,不仅全面继承了刺配之刑,而且将原来的刺双颊发展成刺面、刺左右臂、刺项等多种方式,并将刺配广泛适用于盗贼等多种罪犯.明清时除了刺面之法,更多地用刺左右臂了,此法渐渐成为不大引人注意的处罚,直至清末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