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动物起源 < 百科全书 < 生活百科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恐龙家族晚辈-鸭嘴龙
来源:中学生百科书库 类别: ( 字号:   )

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距今6500 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在爬行动物中属于双孔亚纲、初龙次亚纲鸟臀目、鸟脚亚目的动物,它的嘴既扁平又长,像鸭嘴一样,故定此名.从出土的化石知道,此种恐龙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它的后腿粗大且尾巴很长,共同构成三角架的姿势支撑着全身的重量;而前肢短小高悬于上部,可协助嘴来摄食树上的枝叶;它的牙床上长着成百上千的牙齿,这些棱柱形的牙齿成层镶嵌排列,上层磨蚀完了,下层长上去补充,这种结构可以加快咀嚼速度并适应硬壳粗纤维的植物.鸭嘴龙分二种,头部有顶饰的棘鼻龙和无顶饰的平顶龙,前者以青岛龙为代表,后者以山东龙为代表.以前专家以为头上有顶饰是它高高在上的鼻孔,这种结构适应水中生活,它应该是会游泳的,趾间应该有蹼.但80年代在美国出土了一具鸭嘴龙的干尸,却表明趾间无蹼,不过从身上长有鳄鱼似的皮肤来推断,它也能适应水中生活,所以这是水陆两栖生活的: 陆地用前爪抓树叶,水中用平扁的嘴来铲食水草。

鸭嘴龙也是我国所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这条恐龙化石既不是在山东,也不是四川或内蒙等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的地区,而是产于黑龙江嘉荫县的龙骨山.这是由于受到黑龙江的长期冲刷,使恐龙化石不断地暴露出来,散布在江边的泥滩上,当地渔民发现了这些大骨头化石非常惊奇,认为是龙的骨头.这消息被当时的沙俄军官知道了,过来调查采集,他们把采集到的恐龙化石误认为是大象化石,并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这报道引起了俄国地质学家的注意,从1915~1917年连续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与发掘,依靠所采集到的化石又配上占全部骨架1/3 的石膏,装成了一具平顶鸭嘴龙骨架,高4.5 米,长约8 米,定名为鸭嘴龙科满洲龙属,陈列在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参观了这个恐龙骨架,并带回了头骨化石标本模型。

虽然中国的第一条恐龙化石不在中国,但可以弥补的是70年代地质工作者又重新在龙骨山附近找到了新的恐龙化石.黑龙江博物馆经过两年的发掘获得大量的恐龙化石,装成了大小三条此种恐龙化石骨架: 大龙长11.24 米,高6.48 米;中龙长10.50 米,高6.10 米;小龙长9.32 米,高4.18 米,现存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博物馆中.该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大多呈暗褐色或黑色,黑色的恐龙化石贮存在砑岩中,石化程度非常高,质地坚硬,乌黑发亮.据石油地质学家认为,这个含化石的研岩层是含油层位,黑色化石是由于石油浸泡的结果.从出土的恐龙化石来推断,白垩纪晚期的黑龙江流域并不像现在这样寒冷,而是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土地湿润、植被繁茂,相当于今天海南省的气候.到了中生代末,除了天灾外,欧亚板块不断向北漂移,气候开始变冷和干旱,许多植物、动物死亡,恐龙也随它们一起灭绝了.它们的尸体埋藏在浅湖沉积的泥沙中,天长日久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渐渐渗透进骨头中而形成化石.以后的地质运动又将这里抬升形成了今天的龙骨山。

龙骨山中的恐龙化石很丰富,1990年长春地质学院和黑龙江省博物馆联合考察,找到了当年俄国人发掘恐龙的地点,在此又获得了大量恐龙化石,于1992年组装成一条长11 米、高6 米、真骨含量70%的大型恐龙化石骨架,现存放在长春地质宫地质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下页:胆小的庞然大物:腕龙、雷龙、梁龙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