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指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主体是人,但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首先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的人.人作为主体具有多方面特征,主要有: 第一,自然属性.人首先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分化的结果,并且只有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存在和发展.第二,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则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在劳动中,人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和他人发生关系,生发出自己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由一般的自然存在物上升为社会存在物,才确定了人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第三,思维属性.这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人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主体。
客体
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作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它只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的范围内,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实在,才是客体.客体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客观事物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内,成为客体.作为客体,它具有四大特性: 第一,客观性.客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它具有不依赖于主体意识的客观实在性.第二,对象性.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只有与主体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意义.第三,历史性.客观世界中,哪一部分、哪一层次成为客体,是受主体活动的历史条件制约的.第四,多样性.客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无非三类: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
实践即"社会实践",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它具有三种基本形式: 一为生产实践.这是主体变革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二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三为科学实验.这是一种探索性、试验性的活动,是从近代生产实践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立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将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而越来越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