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现代兵器大观 < 百科全书 < 生活百科 < 首页 :当前 
身手不凡的战斧巡航导弹
来源:中学生百科书库 类别:

战斧巡航导弹是70年代初由美国海军正式提出研制的.按用途可分为4 种型号: 潜射攻击型BGM—109A、舰/潜射反舰型BGM—109B、舰/潜射对陆常规攻击型BGM—109C、陆基机动核攻击型BGM—109G。

"战斧"导弹外形采用长度比较大的一字形正常式中弹翼平面布局.其头部呈卵形,中段为圆柱形,尾部为截锥体,尾段后部串接无翼式固体助推器.弹身中部装有一对窄梯形的折叠式直弹翼,腹部装有涡扇发动机及收放式进气斗,尾部装有二字形折叠尾翼.平时,弹翼折叠在弹身纵向贮翼槽中,发射后打开.为了达到隐射效果,"战斧"头锥天线罩和进气斗均采用吸收雷波能力较强的复合材料,以减小雷达散射截面.弹翼和尾翼则采用雷达波传播能力强的表面材料.动力装置为涡扇发动机。

海湾战争的头一周,美海军就从巡洋舰、战列舰和攻击型核潜艇上向伊拉克的重要目标发射了240 枚BGM—109C"战斧"巡航导掸(舰/潜射对陆常规攻击型),成功率在90%以上.为什么"战斧"有如此出色的成功率? 这应该归功于它采用了先进的惯性导航+地形匹配+数字式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器.由于巡航导弹的飞行时间较长,误差也较大,因此需要地形匹配和数字景像匹配相关器来修正误差,从而修正航向.地形匹配辅助导航装置由1 个雷达测高计及1 部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内存储有导弹飞行航线中某些地区的地形图像,当导弹飞到事先选定地区上空时,雷达测高计立即测出一个实时的地形图像,计算机从而指示自动驾驶仪修正航向,使导弹飞回到原来的航线上。

数字式景像匹配相关器是对目标所在地区的地形进行光学扫描,将所得的图像与导弹内计算机存储的目标所在地形图像加以比较,然后令计算机作出航向修正."战斧"导弹采用了地形匹配加景像匹配相关技术,使导弹命中精度更加精确。

"战斧"导弹的攻击过程并不复杂: 导弹发射后先经助推段爬升至预定高度,然后以7~15 米的高度掠海飞行.在此阶段,导弹只靠弹上测高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控制飞行;进入陆地后,导弹转入惯性导航与地形匹配复合制导.弹上计算机实时地将实际飞行航线与原定飞行航线进行比较,得出飞行误差,及时纠正飞行方向;临近目标时,导弹转入景像匹配末制导段,制导系统把成像传感器所得的图像与计算机内存储的目标图像不断加以比较,不断纠正误差,控制导弹直至命中目标。

"战斧"导弹并非十全十美,它也有与生俱来的缺点: 弹上的数字景像匹配相关器易受夜暗、烟尘和恶劣气候的影响,不能进行全天候的工作.适应能力较差,不能根据作战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其航速慢、飞行时间长、突防能力低,也易被对方发现和击落。

为了适应未来作战,提高精确制导和灵活性,美海军不惜血本,对"战斧"大加改进.再给它装上"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使导弹能利用定位系统数据对地形匹配进行补充,进一步修正飞行航向.必要时,这套系统可以完全取代地形匹配系统,改进数字景像匹配相关器,使其对昼夜和季节引起的景像变化效应不敏感,从而提高制导精度,增加攻击选择能力,缩短攻击时间.为了能使导弹全天候作战,用红外成像和毫米波技术作为巡航导弹末制导的研制工作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下页:声名大振的爱国者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