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青海西宁市35 公里的湟中县鲁尔镇旁的小山坡上,有一片金光闪闪的佛教建筑,这就是塔尔寺.在西藏众多的佛寺中,除了布达拉宫,塔尔寺是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兴建的,因此又是最大的黄教寺院。
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塔尔寺这个地方出生了一个叫罗本藏仔华的婴儿,长大后到西藏、印度许多地方游学,佛学造诣很深.那时,喇嘛教中红教盛行,教徒们穿红衣、戴红帽,蓄发娶妻,全不顾教规约束.罗本藏仔华决心改革宗教,制定清规戒律,形成了新教,因教徒都穿黄衣、戴黄帽,因此被称为黄教.为了避讳,人们称罗本藏仔华为宗喀巴,藏语意为“湟水人”。
宗喀巴弟子很多,其中有两个最出名,可以世代转生,传其衣钵,这就是后来的达籁和斑禪.宗喀巴死后,信徒在他诞生的地方修塔建寺,这就是塔尔寺的起源.塔尔寺的藏语意思是“拱本”,汉语意思是“十万佛像”.明代洪武十一年(1378年),这里建了第1 座塔,到清代嘉庆年间,逐步形成了大型的寺院.其占地面积142000 多平方米,由众多的殿堂、经堂、僧舍组成庞大的建筑群,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主要有3 个。
寺内的主殿叫大金瓦殿,是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改建的1 座3 层歇山式建筑,既有内地建筑风格,又具有藏佛教建筑的庄严特色.这是宗喀巴的纪念殿,建筑面积为450 平方米,正中有一座近13 米高的大银塔座,相传是宗喀巴出生时埋葬胞衣的地方.各种金银装饰物和壁画布满金殿.屋顶盖的全部是镏金的铜瓦,屋脊上也装饰着金法錀、金幢、金鹿等,配上琉璃的砖墙,看上去金光耀眼,大金瓦殿即由此得名。
塔尔寺的另一处著名建筑叫护法神殿,又称为“小金瓦殿”.是一座藏式平顶上建的一座歇山式琉璃小亭,斗拱四挑,四角飞翘.主殿突出汉式歇山金顶,正脊装宝瓶,四角设套兽.女儿墙部分,横带“蜈蚣墙”装饰,窗口作梯形砖框,上挑短椽,墙石涂以赭石或黑色并加铜镜装饰,表现了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小金瓦殿的屋顶、墙身、檐部的宝塔、法錀、宝幢、宝鹿等也都是镏金的。
塔尔寺里还有一座大经堂,是全寺最宽的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面积达1981 平方米,堂内有168 根大柱,设有“佛团殿”,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屋顶的装饰物也都是镏金的铜制品。
塔尔寺的建设者们,充分考虑了全寺的整体和空间关系,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居高临下,起伏错落,融汉、藏风格为一体,非常和谐壮观.整个寺院在建筑、雕塑、绘画、刺绣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充分显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非凡智慧.因为全寺到处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因此有“金穴”的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