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世界科技史话 < 百科全书 < 生活百科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认识化学
来源:学生百科图书 类别: ( 字号:   )

化学的独立

16 世纪时,尽管化学已经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与冶金和制药工艺密切相关的东西,但它仍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人波义耳(1627~1691)的工作为化学确立了独立的目标: 从炼金术、制药和冶金工艺中寻找一般的原理,使化学开始成为一门近代意义上的科学.他的成就汇集在1661年出版的一本化学名著《怀疑派化学家》之中.在这本书中,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燃烧的本质

普鲁士国王的御医施塔尔用燃素说来解释燃烧现象: 任何可燃物中都含有燃素,植物中的燃素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动物中的燃素是从植物中吸收来的,空气助燃是带走可燃物中燃素的结果,甚至金属与酸的作用和金属的置换反应也可以看成物质间的交换燃素的结果.在几十年时间里,它甚至比波义耳、胡克等解释燃烧的学说更为流行.但燃素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有机物燃烧后灰渣变轻了,无机物金属在燃烧后灰渣却变重了.当氧气及其性质被发现之后,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1777年,拉瓦锡给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文章,他称这部分空气为氧气(成酸元素),从而把燃素从燃烧中驱逐了出去,用真实的原因解释了燃烧的本质.16年后,这位化学家却因替政俯承包收税而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但这都是莫须有的罪名。

原子—分子说

道尔顿(1766~1844)是个英国乡村的小学教师.1803年,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并且根据一些化学实验计算出了一张最早的原子量表(以氢原子量为1,求得其他原子的重量).原子论的中心思想是: 元素(波义耳的概念)由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原子在化合和分解中保持原性质不变。

道尔顿的理论是在拉瓦锡用实验方法发现和正确阐明了燃烧现象后提出来的.近代化学进步的阶梯是: 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元素说、燃烧理论、原子理论,直到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法国人盖吕萨克提出了一个假说: 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同样多的原子数.当时盖吕萨克还没有分子的概念,他把化合物称为复杂原子。

1811年,阿伏伽德罗正确地指出;原子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分子则是在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基本单位,单质分子是由相同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当压力一定时,一切气体在相伺体积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元素周期律

18 世纪后半叶,由于欧洲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陆续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19 世纪以来,这种发现的节奏越来越快,到1869年,化学家们已认识了63 种元素。

对元素的系统分类是俄国人门捷列夫(1834~1907)首先作出来的。

门捷列夫诞生在西伯利亚博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在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后,通过考取硕士研究生进入了彼得堡大学,并在那里很快地成了副教授.1869年,他通过长期的教学和研究,排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两年后又完善和修改了这张周期表,并以《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为题发表了第二张元素周期表.他明确地指出: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门捷列夫大胆地纠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把它们放在表中更合适的位置上(但他也弄错了几个),并且在表中留下了空格,预言了6 个未知元素和它们的性质.不久这些元素就被一一发现了.于是,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便成了化学的"圣经"。

下页:认识热现象:分子运动说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