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山茱萸的作用、介绍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 字号:   )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亦名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味酸,性微温.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挥发性成分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桂皮酸苄酯(Benzyl cinnamate)、异丁醇(Isobutyl alcohol)、异戊醇(Isoamyl alcohol)、反式芳樟醇氧化物(Trans-linallol oxide)、榄香素(Elemicin)、糠醛(Furfura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异细辛脑(Isoasarone)、β-苯乙醇(β-Phenylethyl alcohol)。

糖甙类及甙元有:山茱萸甙(Cornin,即马鞭草甙Verbenalin)、莫诺甙(Morroniside)、獐芽菜甙(Sweroside)、马钱子甙(Loganin)以及熊果酸(Ursolic acid)、环烯醚萜类(Iridoids)、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和蔗糖(Sucrose)。

山茱萸果实中尚含有鞣质、没食子酸(Gal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及维生素A。

山茱萸种子的脂肪油中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亚油酸(Linoleic acid)。

药理作用:

1. 对血糖的作用 山茱萸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山茱萸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性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对链脲佐菌素(STZ)所形成的糖尿病大鼠亦有类似作用.但对正常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提示山茱萸对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实验表明:山茱萸粉剂、乙醚提取物及进一步分离的乌苏酸均能明显地降低血糖、尿糖、饮水量和排尿量,说明乌苏酸是山茱萸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有报告指出,用大鼠副睾脂肪组织实验发现山茱萸有胰岛素样作用.山茱萸鞣酸能抑制脂质过氧化,阻止脂肪分解,亦能抑制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2. 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山茱萸果实煎剂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但对大肠杆菌则无效.煎剂(1:1)对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可达 11~18mm(平板环杯法).亦有人从山茱萸鲜果肉中得到一种黑红色液体,实验表明其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山茱萸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对失血性休克、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作用 有报告指出,山茱萸注射液静脉注射,有迅速明显升高血压的作用,对临床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有肯定意义.实验表明:山茱萸注射液给失血性休克家兔颈部浅静脉滴注或耳静脉注入,能使血压迅速回升,回升的幅度及血压心搏波振幅平均增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山茱萸注射液2ml/kg用于失血性休克大鼠及家兔,在足量补液的情况下,其生存时间均被延长,当补回全部失血量时作用尤其明显,大鼠血压下降时间大为延长。

山茱萸注射液2~8g/kg给猫静脉滴注,能增强其心肌收缩性,提高心脏效率,扩张外周血管,明显增强心脏泵血功能,使血压升高.此为山萸肉抗休克提供了更多的实验依据。

4.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山萸肉注射液体外给药,能明显抑制阈浓度二磷酸腺苷(ADP)钠盐、胶原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随其用量加大而增强,剂量与效应相关;静脉给药亦表明其能抑制 ADP 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说明整体与离体试验结果一致.此外,山萸肉注射液还能抑制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旁路循环的血栓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对缓解 DIC 形成有一定意义,有利于对休克的治疗.这亦是山萸肉治疗休克的机制之一。

5.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山茱萸水煎剂10g/ kg、2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其胸腺明显萎缩;减慢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速率;10g/kg能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的含量,而5g/kg则作用不明显;山茱萸5g/kg、10g/kg均能使血清抗IgG含量明显升高,并能抑制SRBC所致小鼠迟发型足跖肿胀;10g/kg、20g/kg于抗原攻击前给药明显减轻DNCB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而20g/kg于抗原攻击后3~15小时给药亦对接触性皮炎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山茱萸总甙部分可抑制淋转、LAK 细胞诱导及白细胞介素-2 的产生.山茱萸总甙部分可体外抑制小鼠和人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细胞毒性T 细胞的诱导和增殖,抑制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总甙部分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效应,除剂量外,还与刺激和反应淋巴细胞来源小鼠种系有关,推测总甙部分影响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6. 其他作用 山茱萸在体外有杀死腹水癌细胞的作用.亦有抗实验性肝损害的作用.对因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山茱萸甙毒性很低,不溶血,但有较弱的兴奋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山茱萸(去核)35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症状好转后可减量至10~15g,煎汤或代茶泡服.加减:掣痛引臂者加乳香10g,薏苡仁30g;关节局部游走性剧痛,加蜈蚣1条,地龙10g,白花蛇10g;关节拘挛较重,活动恢复迟缓者,山茱萸加至30g 以上,或再加赤芍12g,红花10g,桃仁10g.治疗29例,痊愈20例,显效 6例,好转3例.一般服药4~5剂即开始见效.[中医杂志 1984;(11):35]

2. 治疗男性不育症 熟地 30g,山萸肉、山药各20g,茯苓、丹皮、泽泻、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各15g,仙灵脾、金樱子各10g.日1剂.忌房事1个月.治疗男性不育症1例,服药1月后,患者腰酸减轻,无遗精,精液量3ml,精子数为1.6亿/ml,活动率83%.继服18剂,其妻怀孕,次年生 1女.[四川中医 1992;10(1):26]

3.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干山茱萸400g,碾碎成末,陈醋200ml 备用.每晚睡前取山茱萸粉 10g,用陈醋调成糊状,分别置于2块3cm×3cm的干净纱布中央,敷于双足涌泉穴,次晨揭开洗净,10日为1疗程,连敷4个疗程,疗程间隔10天.治疗92例,显效(3~5 年未复发)26 例,有效(1~3 年未复发)54例,无效(1 年内复发)12 例.[新中医 1992;(3):16]

方剂选用:

1. 治疗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

2. 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配伍效用:

山茱萸配伍补骨脂、当归、麝香 山茱萸、补骨脂补肾壮阳;当归养血滋阴;麝香通行经脉,畅行气血.四药伍用,有壮阳补肾、起阴振萎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之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遗精滑泻等症。

山茱萸配伍牡蛎 山茱萸酸涩微温,入肝、肾经,长于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牡蛎咸涩性凉,入肝、肾经,功擅敛阴潜阳、止汗涩精.二者合用,有敛阴止汗、收涩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不足之自汗、盗汗;肝肾不足之遗精滑泄、崩漏带下等症。

山茱萸配伍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沙苑子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沙苑子补肾固精缩尿.诸药伍用,有补肾固精、缩尿止遗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虚膀胱失约,或精关不固所致之小便频数、失禁、遗尿、遗精滑泄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毒副作用:山茱萸果肉的半数致死量为53.55g(生药)/kg,果核的半数致死量为90.8g(生药)/kg。

从鲜果肉中得一黑红色酸味液体,对蛙、小鼠、大鼠、兔的毒性不大,对体重和血象无影响,但可致兔胃黏膜轻度充血。

[医家论药]

“山茱萸治心下邪气寒热,肠胃风邪、寒热头风、风去气来、鼻塞、面疱者,皆肝肾二经所主,二经虚热,故见前证.此药温能通行,辛能走散,酸能入肝,而敛虚热,风邪消散,则心下肠胃寒热自除,头目亦清利而鼻塞面疱悉愈也.逐寒湿痹者,借其辛温散结,行而能补也.气温而主补,味酸而主敛,故精气益而阴强也.精益则五脏自安,九窍自利.又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耳为肾之外窍,肾虚则耳聋;肝开窍于目,肝虚则邪热客之而目黄;二经受寒邪,则为疝瘕,二脏得补,则诸证无不瘳矣.”(《本草经疏》)

“山茱萸,滋阴益血,主治目昏耳鸣,口苦舌干,面青色脱,汗出振寒,为补肝助胆良品.夫心乃肝之子,心苦散乱而喜收敛,敛则宁静,静则清和,以此收其涣散,治心虚气弱,惊悸怔忡,即虚则补母之义也.肾乃肝之母,肾喜润恶燥,司藏精气,借此酸能收脱,敛水生津,治遗精,白浊,阳道不兴,小水无节,腰膝软弱,足酸疼,即子令母实之义也.”(《药品化义》)

“山茱萸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邪?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利,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医学入门》)

“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其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医学衷中参西录》)

“人有五更泄泻,用山茱萸二两为末,米饭为丸,临睡之时,一刻服尽,即用饭压之,戒饮酒行房,三日而泄泻自愈.盖五更泄泻,乃肾气之虚,山茱萸补肾水,而性又兼涩,一物二用而成功也.推之而精滑可止也,小便可缩也,三虫可杀也.或疑山茱萸性温,阴虚火动者,不宜多服.夫阴虚火动,非山茱萸又何以益阴生水,止其龙雷之虚火哉.凡火动起于水虚,补其水则火自降,温其水则火自安,倘不用山茱萸之益精温肾,而改用黄柏、知母泻水寒肾,吾恐水愈干而火愈燥,肾愈寒而火愈多,势必至下败其脾而上绝其肺,脾肺两坏,人有生气乎.故山茱萸正治阴虚火动之药,不可疑其性温而反助火也.”(《本草新编》)



 · 下页:商陆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