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青黛的作用、介绍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 字号:   )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豆科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草大青 I. Indigotica Fort. 或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叶中的干燥色素.味咸,性寒.入肝、肺、胃经.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衄血、小儿惊厥、痄腮肿痛、热毒痈疮、丹毒、蛇虫咬伤.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外用:干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从青黛中提得靛玉红(Indirubin)和靛蓝(Indigo).青黛中含靛蓝一般均在5%以上,最高可达8%.尚分得青黛酮、正-廿九烷、吲哚醌及色胺酮。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青黛(木蓝)醇浸液(0.5g/ml)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等无抑制作用;可能系因所用提取溶剂和方法不同之故。

2. 抗肿瘤作用 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合成靛玉红对肉瘤的活性及试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疗效,皆与天然品相似.靛玉红腹腔或皮下注射200mg/kg剂量时,对大鼠W256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相当于临床用量4mg/kg·d的125和250倍的靛玉红,给大鼠连续灌胃一个月,对体重、心电图、外周血象、肝肾功能皆无明显影响,对主要脏器的病理形态观察,也未发现特殊病变。

3. 其他作用 治疗剂量的靛玉红能提高动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靛玉红对异常增生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有作用,但不引起骨髓抑制,其作用机制尚有待研究.靛蓝有减轻四氯化碳中毒后小鼠肝脏损伤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腮腺炎 芒硝30g、青黛 10g,加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治疗9例,均愈.早期轻者1次获愈,重者3~4次即消.病情重者可加服清热解毒药.[云南中医杂志 1984;5(3):62]

2.治疗病毒性肝炎 

a. 青黛、明矾、山药,按1:4:6 的比例共研细末,拌匀.每日6g,分2~3 次吞服(或装胶囊后吞服),同时肌注维丙肝,每次160mg,每周1次,肝泰乐每日0.1g.治疗38例,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者36例,临床症状消失,但黄疸指数或锌浊度1~2项未降至正常者2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4;(5):20]

b. 青黛30g、明矾15g、泽兰15g,共研为末,每次1.2g,日服3次.治疗间接胆红素增高症5例,疗效较好,均1周退黄.[陕西中医 1981;(1):15]

3. 治疗百日咳 青黛、海蛤粉各30g,川贝母、生甘草各15g,研为细末,每次1.5g,每日3次,饭后服,7~10天为1疗程.治疗24例,服药5~7 天治愈者15例,8~10天治愈者8例,1例配合抗生素治疗2周痊愈.[新医学 1976;7(1):48]

4.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青黛 2g、黄柏1.5g、儿茶1g、枯矾0.5g,为1次量,研成面加水5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并配合辨证口服中药.治疗42例,治愈22例,基本治愈12 例,有效8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6;10(10):2]

5. 治疗各种腹泻 青黛100g、白矾150g.分别研粉,过60目筛,混匀后装胶囊(平均每个药量为 0.5±0.02g).治疗各种腹泻475例,总治愈率为 98.9%.[中药材 1992;15(1):47]

6. 治疗癫痫 青黛1份、硼砂3份、山药6份,共为细末,以硬酯酸作赋型剂压片,每片含量0.5g,成人每次5g,每日3次,饭后服,用药半年不发作者,改为每日2次.小儿以成人剂量按年龄折算,坚持服药1年即可停药.治疗375例,痊愈3例,显效99例,有效226例,无效47例.[黑龙江中医药 1990;(4):15]

7. 治疗烧伤 地榆炭250g、青黛50g、冰片 10g,分别研细,过120目筛,干热灭菌,以上各药加入500g 凡士林中,搅匀,涂敷患处,每日2~3次.治疗14例,一般7天痊愈.[浙江中医杂志 1988;23(7):306]

8. 治疗带状疱疹 青黛50g、滑石30g、炉甘石15g、黄连20g、冰片3g,制成冰黛散,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中成药研究 1988;(3):46]

9. 治疗皮肤溃疡 

a. 青黛60g,煅石膏、滑石各120g,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各研细末和匀备用.治疗脓皮病115例,疗效良好.[浙江中医杂志 1978;4(3):130]

b. 煅石膏、金银花、青黛、枯矾、五倍子等份,制成石黛散,外敷患处.治疗天疱疮50例,全部治愈.[湖南医药杂志 1983;10(3):7]

c. 蛤粉50g,青黛10g,石膏50g,轻粉25g,黄柏25g,制成青蛤散,治疗接触传染性脓疱病,治愈率达97%以上.[中级医刊 1958;12(5):304]

10. 治疗湿疹 

a. 青黛粉、黄柏粉各60g,石膏粉、滑石粉各120g,混合掺匀备用,急性期将药物用香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或用药粉薄薄地干撒,每日1~2次;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将药粉加软膏调成所需要的泥膏或软膏涂患处,每日1~2次.治疗湿疹样皮炎200例,显效189例,好转10例,无效 1例.[中原医刊 1984;(4):6]

b. 青黛10g、枯矾20g、冰片3g、雄黄6g、锌氧粉10g,共研细末,调香油或茶油涂患处,每日2~3 次.治疗急慢性湿疹56例,治愈47例,无效9例.[江西医药 1981;(5):59]

11. 治疗牛皮癣 青黛30g,轻粉、冰片、硫磺各10g,药用凡士林100g.先将药物共研粉末,再加入凡士林调匀.用药外擦患处,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治疗63例,除1例对药物过敏终止治疗、2例未予追访外,其余病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53例,好转7例.[湖南中医杂志 1991;7(5):43]

12. 治疗阴囊湿疹 青黛、密佗僧、硫磺、滑石各等份,共研细末,香油调匀外敷,每日2次.治疗阴囊皮炎85例,阴囊湿疹45例,阴癣30例,其中随访110例,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5;5(9):569]

13. 治疗外阴瘙痒症 蛇床子500g (洗净晒干)、青黛250g .共研为细粉,与鱼肝油、凡士林制成软膏.每周用药2~4次,2个月为1疗程.治疗82例,用药1~2个疗程痊愈者62例,3个疗程痊愈者16例.显效迟缓,疗期稍长者4例.[中国医药学杂志 1988;8(8):379]

14. 治疗小儿水痘 青黛粉、生牡蛎粉、滑石粉等量,加入适量麻油调成糊状,轻轻地擦于患处薄薄一层,每日1~2次.治疗32例,痊愈24例,显效8例.[湖南中医杂志 1990;6(5):41]

15. 治疗鼻衄 用鼻钳扩大鼻前孔,查明出血部位,然后用消毒棉球蘸青黛粉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点.上药时,应嘱患者暂停吸气,以防青黛吸入引起咳嗽.治疗20例,13例用药1次、4例用药2 次、2例用药3次(另加针刺),鼻衄停止;1例无效.[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2;(5):23]

16. 治疗复发性口疮 青黛60g、冰片12g、薄荷冰2.4g,共研末混合,密闭保存备用.用时以消毒棉签蘸药末少许,涂于溃疡部位,每日4~5次.治疗口腔溃疡86例,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57例,细菌性口炎12例,止痛迅速,促进愈合,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5):311]

17. 治疗剥脱性唇炎 青黛5、黄连4、穿山甲 1、冰片0.5.按以上比例共研细面,加凡士林100g,调成油膏.每天早晚2次外擦,2周为1疗程.治疗20例,近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中医药研究 1991;(3):42]

方剂选用:

1. 治疗咯血:青黛一钱、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黄明蜡煎黄色,取出研细).上二件再同研匀,以所煎蜡少许,熔开和之,捏成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一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中藏经》圣饼子)

2. 治疗伤寒赤斑:青黛二钱,水研服.(《类证活人书》)

3. 治疗胃脘痛,病久成郁,郁则成热:青黛,以姜汁入汤调服.(《医学正传》)

4. 治疗一切热毒,脓窝疮:青黛一两,寒水石一两(煅过,苏为度).上为细末,用香油调搽.(《普济方》青金散)

5. 治疗口舌生疮:青黛一钱、细辛一分、黄柏一分(锉)、地骨皮一分、密佗僧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贴于疮上,有涎即吐之.(《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青黛配伍海蛤壳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擅清肝经郁火、消膈上热痰;海蛤壳清肺泄热、降气化痰.二者伍用,共奏清肝泻肺、凉血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火犯肺之头眩、目赤、口苦、咳嗽痰稠、痰中带血、咯吐鲜血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中寒者勿用。

[医家论药]

“青黛,大泻肝经实火及散肝经火郁.故凡小儿风热惊癎,疳毒,丹热痈疮,蛇犬等毒,金疮血出,噎膈蛊食,并天行头痛,瘟疫热毒,发斑、吐血、咯血、痢血等症,或应作丸为衣.或用为末干掺,或用水调敷,或入汤同服,或作饼子投治,皆取苦寒之性,以散风郁燥结之义.”(《本草求真》)

“青黛,解毒除热,固其所长,古方多有用之诸血症者,使非血分实热,而病生于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虚上炎,发为吐衄咯唾等证,用之非宜.”(《本草经疏》)

“青黛,泻肝胆,散火郁,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千金》蓝青丸用之,天行寒热头痛,水研服之.与蓝同类,而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又治噎膈之疾,取其化虫之力也.”(《本经逢原》)

“青黛,气寒,味苦甘,无毒.驱时疫头痛,敛伤寒赤斑.能收五脏之郁火,能消膈上之热痰.泻肝火,止惊癎.消食积,杀诸恶虫尽化为水.又治小儿疳痢羸瘦,毛焦烦热.歌曰:烦热毛焦口鼻干,皮肤枯槁四肢摊.腹中时时更下痢,青白赤黄一般般.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欲看.忽然泻下成疳积,又且浓一团团.唇焦呕吐不乳哺,壮热憎寒卧不安.此方便是青黛散,取效犹如服圣丹.”(《药鉴》)



 · 下页:青蒿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