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阿胶的药论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 字号:   )

[药论]

1.论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之功 ①王好古:“阿胶益肺气,肺虚极损,咳嗽唾脓血,非阿胶不补。仲景猪苓汤用阿胶,滑以利水 道。《活人书》四物汤加减例,妊娠下血者加阿胶。” (《汤液本草》) ②李时珍:“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 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杨士瀛云:凡治喘嗽,不论 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 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 之蕴矣。” (《纲目》) ③缪希雍:“阿胶,主女子下血,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胎不安及丈夫少腹痛,虚劳羸 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等证,皆由于精血虚,肝肾不足,法当补肝益血。《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阴也,此药具补 阴之味,俾入二经而得所养,故能疗如上诸证也。血虚则肝无以养,益阴补血,故能养肝气。入肺肾,补不足,故又能益气,以肺主 气,肾纳气也。今世以之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血、血痢、女子血气痛、血枯、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及虚劳咳 嗽、肺痿、肺痈脓血杂出等证者,皆取其入肺、入肾,益阴滋水、补血清热之功也。” (《本草经疏》) ④倪朱谟:“阿胶,清金养肺, 滋木养肝,济水养肾,平火养心,润土养脾,培养五藏阴分不足之药也。主衄血、吐血、咯血、唾血、便血、肠风粪血、崩中下血、经 痛脱血、淋沥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虚腹痛,或两目昏眩,血虚头旋,或虚火喘促,咳嗽血痰,而成肺痿肺痈,或热伤营络,下痢纯红, 而腹痛不止。惟此药补血益阴,调荣养液,故能疗如上诸症也。” (《本草汇言》) ⑤叶天士:“阿胶,味甘无毒,入手太阴肺经,足太

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色黑质润,阴也。心腹者,太阴行经之地也,内崩劳极者,脾血不统,内崩而劳极也。阴者中之守也,阴虚则 内气馁而洒洒恶寒如疟也,其主之者,味甘可以益脾阴也。腰腹皆藏阴之处,阴虚则空痛,阿胶色黑益阴,所以止痛。四肢脾主之,酸 痛者血不养筋也,味甘益脾,脾统血,四肢之疼自安。女子下血,脾血不统也,味甘以统脾血,血自止也。安胎者,亦养血之功也。久 服轻身益气者,气平益肺主之气,气足身轻也。” (《本草三家合注》叶注) ⑥黄宫绣:“阿胶,味甘气于质润,专入肝经养血,何书又 言除风化痰?盖以血因热燥,则风自生。阿胶气味俱阴,既入肝经养血,复入肾经滋水,水补而热自制,故风自尔不生。又胶润而不燥, 胶性既能润肺,复能趋下降浊,使痰不至上逆耳。” (《本草求真》)

2.论阿胶为补血要药 ①贾所学:“阿胶,力补血液,能令脉络调和,血气无阻,善治崩漏带下,为安胎圣药。女子血枯,男子精少, 无不奏功。” (《药品化义》) ②周岩:“阿胶为补血圣药,不论何经,悉其所任。味厚为阴,阿胶之味最厚,用必以补,不宜补者勿 用。白头翁汤加阿胶,则日下痢虚极。内补当归汤,则日去血过多加阿胶。仲景、孙真人皆有明训。然非填补比,不得与熟地、山药同 论也。” (《本草思辨录》)

3.论阿胶治肠燥便秘 陈衍:“阿胶尤能润导涩结,古方有阿胶枳壳散,治羸瘦及风疾,血气消削,脏腑枯燥,大便不通,急胀疼闷, 以生阿胶、生枳壳 (去瓤) 各一两,炙甘草二钱,并锉碎,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连啜两服,俟半日即通。老少虚实、胎前产 后,皆可施也。” (《宝庆本草折衷》)

4.论阿胶治症之宜忌 刘若金:“阿胶,其言化痰,即阴气润下,能逐炎上之火所化者,非概治湿滞之痰也。其言治喘,即治炎上之 火,属阴气不守之喘,非概治风寒之外束,湿滞之上壅者也。其言治血痢,如伤暑热痢之血,非概治湿盛化热之痢也。其言治四肢酸 痛,乃血涸血污之痛,非概治外淫所伤之痛也。即治吐衄,可徐徐奏功于虚损,而暴热为患者,或外感抑郁为患者,或怒气初盛为患 者,亦当审用。” (《本草述》)



 · 下页:阿胶备注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