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
茈胡、地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考证]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 (柴胡) 今关、陕、江湖间,近 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 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图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 《植物名实图考》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对照以上本草所载产地、分布及植物形态,主要种类应为柴胡和狭叶柴胡。
[药材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 胡”。
[药材性状]
1. 北柴胡 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分支,长6-15cm,直径0.3-1.2cm。表面淡棕色或黑褐色,近根头部有横皱纹,下部有不规则纵皱 纹、细小支根疤痕、皮孔;根头部膨大,顶端残留茎基及数个凋枯的叶柄残余。质坚韧,折断面纤维性,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
2. 南柴胡 根呈长圆锥形,常弯曲,少分支,长5-14 cm,直径2-6 m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深皱纹,近根头处有较明显的横皱 纹、横长皮孔;根头稍膨大,残留有叶基朽蚀后的束状毛须。质较脆,折断面木部黄白色,裂片状。 饮片性状 柴胡为不规则厚片,直径3-7mm,表面粗糙,淡黄色,纤维性;周边灰棕色或棕褐色,具纵向皱纹及支恨痕,质坚硬,气微 香,味微苦。醋柴胡,形如柴胡片,色泽较深,具醋气。鳖血柴胡,形如柴胡片,色泽加深,具血腥气。
[成品规格]
北柴胡、南柴胡在国内均以统货销售。
北柴胡统货:呈圆锥形,上粗下细,颀直或弯曲,多分枝。头部膨大,呈疙瘩状,残茎不超过1cm。表面灰褐色或土棕色,有纵皱 纹。质硬而韧,断面黄白色。显纤维性。微有香气,味微苦辛。
统货:类圆锥形,少有分校,略弯曲。头部膨大,有残留苗茎。表面主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较软。断面淡棕色。微 有香气。味微吉辛。大小不分。
出口商品分大、中、小三等:大胡:主干直径0.6-0.9公分,每公斤360只以内。中胡:主干直径0.3-0.6公分,不分只数。小胡:主干 直径0.3公分以下,包括大、中胡加工剪去之尾,但不能掺入毛须茎苗以及土杂之物。
[显微特征]
南柴胡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较宽;油管多数,裂溶性,内含淡黄棕色分泌物;韧皮射线向外渐呈切 向弯曲。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导管束多次叉状分支,导管多径向排列;木射线较窄而多。
南柴胡粉末
1.木纤维长梭形,末端渐尖或钝圆,纹孔细密,有的纤维初生壁碎裂。
2.油管多碎断,管道中含淡黄色或淡棕色条状分泌物。
· 下页:柴胡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