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牌、肺经。
[中药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配伍与应用]
1.用于脾胃气滞证。本品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又因味苦燥湿,故寒湿阻中的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 泻者,用之尤为适宜,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治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 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若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2.用于湿痰,寒痰咳嗽。既能燥湿化痰,叉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治湿痰咳嗽,多与半夏、茯苓等 同用,如二陈汤。治寒痰咳嗽,多与干姜、细羊、五味子等同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人丸、散。
[注意禁忌]
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1.《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其多及独用则损人。”
2.《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原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 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亦勿施。”
3.《本草汇言》:“亡液之证,不可用,因其辛以散之也;自汗之证,不可用,因其辛不能敛也;元虚之人,不可用,因其辛不能守 也;吐血之证,不可用,因其辛散微燥,恐有错经妄行也。”
4.《本草崇原》:“阳气外浮者,宜禁用之。”
5.《本草从新》:“无滞勿用。”
6.《得配本草》:“庸疹灌浆时禁用。”
· 下页:陈皮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