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株光滑。根土黄色,二型: 一种纺锤形或椭圆形,粗短;一种细长圆柱形。茎直立,中空,具粉霜,上部分 枝。基生叶为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基部呈鞘状;茎上部叶鳞片状或鞘状。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幅 6-10;小总苞片钻形;花梗10-15;花白色,在外侧花序上的花不孕。双悬果扁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花期4月,果期6月。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省。生于肥沃山坡或有岩石的山坡上;有栽培。
[中药产地]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省等地。销全国,并出口。
[种植技术]
宜温和湿润环境,能耐寒,怕高温,怕涝湿;适于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种子繁殖,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秋播或3月上旬至4月 上旬春播,將种子撒于苗床,施上稀人粪尿,覆薄层细土和草木灰,再盖一层稻草,每亩用种量1-2公斤。出苗时揭去盖草,结合除草疏 苗1-2次,次年秋季或春季移栽,行株距25×8cm开沟条栽;栽后覆土压实。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于春、秋季各施追肥1 次。除留种外,应及时摘除花序,以促进根部生长。 栽培研究进展: 略
[采收与加工]
3—4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按大小分别放入开水中煮数分钟至无白心,捞起后浸清水中3天,刮去外皮,再浸漂晒干。有些地区挖 根后即刮去外皮晒干。如遇阴雨天最好不加工、不刮皮,否则色易发黄。如已加工而不能晒时,则可浸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两次,必要 时可放明矾防腐。不经过烫煮,直接晒干者,为粉沙参。
[中药炮制]
將原药除去杂质,分档,洗净略浸,润透切成厚约3mm的斜片,如原药较细,则切成10mm左右小段,干燥。 炮制研究进展: 略
[中药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下页:明党参的配伍、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