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庸讲录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生乎今之世 反古之道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南怀瑾 ( 字号:   )

还有,下面还有一大堆:“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在现代的时代,可是拼命想走古代的道路。比如你们同学们有许多学佛修道,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哦!(笑)那么有许多拼命想做什么,都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乎现代的时间,光是怀念历史上的过去,传统文化怎么好——不错;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一点基础都没有,一点心得都没有。乃至于我看到许多国文系的同学们,进了国文系以后,到现在白话文决不肯写,写的都是最古最古的古文;经常把文章寄来给我看,有许多都是硕士、博士。我打开这种文章就把它退回。当然我看得懂,我不喜欢看。你要玩这一套,我比你玩得还好。我就是告诉他:你写一篇白话的给我看看好吗?他永远写不出来。那叫做“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现在不是唐宋时代,也不是秦汉时代,你写得同韩愈、柳宗元一样的好,都没有用处。一篇文章写得好,要使人懂,你写得使人家不懂了,失去了那一个文章的作用。

经常我告诉有些同学们出去当老师,上课上得好,我很佩服,真是比我上得好!一上来,引证了许多资料,黑板一写,那就是满腹经纶都出来了。那么一下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完了!那么你自己是什么?不知道。同学们也拼命抄。现在同学们比我们当年读书很乖,专抄资料。像我们以前读大学时候就站出来请老师:这个资料请你讲一下哪一部书、哪一节就好了,我自己回去会查;把你的意见讲出来。现在不然哪!抄了,大家也很喜欢了、懒得听,听完了以后,五十分钟,两次黑板一写,铃子一按,下台一鞠躬,都可以回去了。譬如这些道理、做法都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在座的青年同学们还要注意,不要认为“我是没有”,个个都有,为什么?生在现在的社会上,谋生的技能、做人处事的本事、现代知识,一点都不会。同我一样,冷气机坏了、电灯坏了,怎么修理?只好站在那里。看见电线着火:哎哟!怎么得了!依旧也不晓得打。这都是同样的,这是落伍。书读坏了。现在很多,大家要反省,不要认为我是没有反古的思想就对了;也等于是 “生乎今之世”,不能做现代一个人,不能活在现代一个社会,就是“反古之道”。违背了现代的潮流,而想走旧路子。

那么历史上反古之道,我们看两个读书人,一个是汉朝的王莽,王莽篡汉。在座同学们对历史要多注意啊!读历史读到大学,读一部《古史概论》那是不够的呀!那只能说你晓得历史是这么一件事了,有一个架子,等于盖房子打了一个图样给你看。那个历史的课本等等不是概论,那个房子的图样不是房子啊!必须要真正去研究历史。

我们经常说中国有好几部历史概论,譬如说《纲鉴易知录》,《凤州纲鉴》等等。甚至于说清朝乾隆所下命令编撰的《历代通鉴御览》,这是很好的书。照我们旧的教育,像我个人的经验,十二岁到十三岁之间,《纲鉴易知录》已经圈了两次了。以前读书的时候是旧书本买来,没有圈点的呦!不像现在,有白话注解呀,有一个新式标点;那个时候没有。那么,我们家长们、老师们给我们准备三种颜色的东西:一种是白粉,拿着毛笔,那个时候也没有,铅笔都很少了。第一道自己看下来,拿白粉点,这个句子念对了;你句子点不下去,你意思没有懂。这个书读不懂,这个句子点不下去的啊!点了以后,晚上,给爸爸前面一交、或者老师前面一交。翻开以后,“错了,这个地方错了,改点过。”也不告诉你错在哪里,有时候偶然告诉你这个观念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解释。那么再回来用绿色的或者蓝色的点,重点过,因为这两种颜色不要紧。最后确定,第三道再用红笔点下来,这一部书算是点完了,那么这一部书你真读过了。那个时候已经自己把二十四史的基础打好了。那个时候清朝三百年的《清鉴》还没有出来呢,刚刚出来。清朝加上去二十五史;现在加上民国现在史——二十六史。这二十六史堆积如山,你怎么去念?所以呀,最好念《纲鉴》。所谓《纲鉴》,就是每一代历史的纲要。

现在我们学校里所谓讲“概论”,是这些纲要里头抽出来的,概论的概论。等于吃了饭,剩下来的渣子的渣子了。而且每一个专家,文学也好、历史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每一个人写概论的时候(加了)他的观念,他的观念究竟对了没有?还是问题。所以跟着乱跑,自己没有学问的眼光,是很严重的、很危险的。危险的,很严重!

为什么讲这个道理?因为刚才提历史上两个人物,譬如王莽,大家念过历史都知道,“王莽篡汉”,四个字解决了。为什么篡汉呢?造反,想当皇帝。那么王莽的思想呢?王莽的作为呢?不知道。王莽就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他是个书生,当然,想当皇帝是另外一个欲望。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是商周、上古的理想,在国家经济返回到四书五经所讲周代的那个井田制度,一切用周代的政治制度、思想,想来复古。这是一个理想哦!不要笑他。因为他理想一个人类的社会,要某一种政治的理想使它达到最高的境界。结果王莽失败了。

宋朝王安石的改制,也是走王莽的路子,差不多的路线,也是提倡井田制度。这个井田制度就是公有财产,譬如中国周朝上古是公有财产,但是不是共产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同西方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完全两回事。那么到了秦朝的先代、秦始皇的上辈,商鞅废了公有财产制度,提倡了私有财产制度,所谓商鞅变法。几年当中使秦国就富强起来。可是我们上古几千年都是公有财产制度,搞惯了,到了商鞅一变法,“民曰不便”。历史上只四个字啊,这四个字就代表当时的老百姓意见的反映,讨厌这个政治制度不方便、不习惯。所以商鞅没有几年,自己创法的,五马分尸而死。可是我们几千年下来,中国这个法制的精神还是商鞅的这个精神开始。所以到了汉朝,王莽想变了私有财产制,变成公有财产,所以王莽失败了。历史上四个字:“民曰不便”。这四个字很严重哦!

那么王莽失败了,事隔一千多年,王安石又想变法——变法就是一种革命思想,政治革命——也想恢复公有制度,“民曰不便”,王安石也失败了。

所以,这些道理,就是说明历史上“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一个人这样,“灾及其身者也”,灾难、痛苦、失败,他本人一定遭受到。如果一个人连起来有“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灾必及乎身,灾难就来了。再我们看历史,譬如经常我们提到楚汉之争,项羽就是愚而好自用。当然,他没有成功以前也很专权。这些是个性上犯了最大的错误。

不过话说回来,下面两句话,“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照连带的这个文章下来,是反对人复古的。但是我们可以(说)在文字上还有个意义,“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并不是叫你放弃了传统文化,绝对不要。不注重反古,但是必须要知古。上面已经提到过在《论语》《中庸》再三提到过孔子的话,必须要“温故而知新”。一个人不晓得传统历史的文化,而想了解未来的时代,那可以说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愚而好自用”。那就错了。

要想知道未来,必须了解过去。所以呀,“温故而知新”。所以,“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们可以做另一个解释:“违背了传统古代的一贯下来的原则。”可以做这样的解释。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假设说这个反古之道、反古的观念就是现在所讲复古,那在古文的用法不会用这个字,一定加一个走之旁:“生乎今之世,返古之道”。它所有历代这个字没有加一个走之旁,也就是说,生乎今之世要想知道未来,叫你必须要知道过去。所以传统文化的历史不能忘记。不知道过去的来根,要发展未来,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对这两句书,刚才也是照过去一般的解释,是顺这个路线来讲。但是在我个人的意见,在这两句这个“反”字不一定是指这样。你违反了传统的“古之道”,也是错误的。

这就是我们小的时候,刚才我给诸位青年同学们介绍,我们小的时候(比你们还小),在你们读小学的一二三年级的时候,大家都要读个课外读本,《三字经》啊、《千字文》啊,还有一个呢,所谓《增广昔时贤文》,就是古代这些格言。这个是集中了中国很多年的这些民间所用的格言很多。例如它中间(我们小的时候背的,虽然是课外读本,要背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些都是《昔时贤文》上,我们小的时候的课外读物。因为课外不像你们现在,古代读书啊,没有那么好玩的。我们那个时候要玩具?拿泥巴、玩泥巴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有像你们那么多玩具。所以课外读物就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要观察现在的时代,或者了解未来的时代,必须要了解、懂得历史。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演变,所谓演变,演变也好、前进也好,前进你有个立足点撒!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再跨一步,才叫做前进;你先要了解自己现在的立足点。所以说过去这一条路是怎么来的,那么才可以判断未来所走的方向。所以“观今”观察现在要“鉴古”,要知道过去。“无古不成今”,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当然也没有未来。宇宙是一个循环性的,历史是一个循环性的。

所以我们刚才说,讲了、顺他的文字意义说明以外,单独对于这“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个人的见解同古人的见解有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说非要那么现代化;是要现代化,比现代化还要新。新啊,譬如青年同学们大家都晓得,国父孙中山先生讲过一句话,要“迎头赶上”,四个字。什么叫迎头赶上?就是说你在跑步一样,一个东西正在跑,我们在后面这样赶上,赶不上去的。要迎头,晓得他跑步下一分钟要跑到这里,我先站到这里来,迎头等着他;他来,已经迟了。这叫迎头赶上。站在时代的尖端;尖端还不够,尖端已经很落伍了,要超过了尖端,就是“迎头赶上”。这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这两句话的意见,另外不同的看法。

那么这里引用了一连串,“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本身一定是失败的,蒙受灾难。

下页:非天子不议礼 不制度 不考文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