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庸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徐醒民

“大本”,“本”是你办天下大事,要有根本。这个根本是内在的,《中庸》开头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个根本的学问,就是教我们“率性”,果然能够“率性”了,我们办世间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从理性上出发。从理性上出发,那就是有“智慧”了,办的事情对于天下人,都有圆满的好处。

举一个例子,古时候有一些,天子或者是国家的君主,他知道,民众的衣食住行,生活上的所需,在这上面他知道,要替老百姓增加财富,解除一般人贫困的这种痛苦。这当然是有好处,但是就中国圣人办政治来讲,治天下来讲,这个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而且不是最终的目标。最终的目标,是要把圣人的教育,要教育天下人。圣人的教育是什么呢?都是教人先学一个做人之道,人要具备一个人格,在一个很好的人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学为贤人,贤人到最后,就学成为圣人。中国的学术,学圣人,一个真正的目标就在这里。我们了解这个之后,假使一个国君,他只知道增加老百姓的财富,解决他生活上所需的,这些问题。而不知道在敎育上,如何教一般人,具有很好的人格,这一种就是做得不够。他虽然是能够,替老百姓做了不少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是很有限的。

那么因此,“经纶天下”这个“大经”,这个就是,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得从做人开始,一直到,到学成圣人、贤人这个境界。这种教育,实施这种教育,才是有智慧的君主,这个智慧从哪里出现呢?这个智慧就是从“至诚”,也就是从“率性”,从理性上发出来的这种智慧。因此在这里,所以是“天下至诚”,有“至诚”的这种道德,他从“本性”里发出的“智慧”,可以“经纶天下之大经”。他来治国、平天下,都能对于天下人,有完美的利益,而没有任何流弊的。

“大本”就在自己,内心的修养。圣人把这个本性完全开发出来了,这个“本”已经立了。自己本立了以后,“己欲立而立人”,那么也要教天下人,要“率性”,要顺乎自己的“本性”,向这里面来求,这才是立下这个“本”。那么教人家立这个“本”,就是开发自己本有的心性。基于这个教育的目标,所以办教育,它的中心就是引导人,来开发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性”,开发出来了那当然是好了,那是最好,就是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只要人了解开发“本性”的重要,而对着这个目标,去求学、去修行。那么他这个事情,在基本的立场来讲,他是为他的不是为自己。那么这样的事情,他就办得很好。所“立天下之大本”,就圣人来讲,他就拿这个,教人往希望成就贤人,希望成就圣人这个目标去学。这是立天下人的“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天地的化育,你能够有“至诚”的这种“道德”,在那里发挥作用的话,你就能知道天地化育。天地的化育,比如说,这个天,它用四时,风、雨来滋养万物。有四时的气候、风雨,才能够生育成长,才能够发展存在。有天的四时的气候,有大地在那里承载,所以天地间的万物,就能得到完善的生存发展。这是天地的“化育”,“化”是变化,“育”是生育。天地要万物,正常的生育变化,它怎么能够办得到呢?天地就是一个,“至诚”的作用。“诚者,天之道也”,大地跟天是一体的,有这个“至诚”之道,所以讲天地在那里运转,天的四时,大地自己在那里运转,都是有一定的规律,而不会乱的。这是一种。

再呢?前面经文里面,也一再都说明过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对于大地上的万物,它没有存着任何私心。天对于大地上的万物,非常公平,没有有所偏的,这是天。是无私覆啊,覆就是覆盖,天空覆盖在大地上,它没有任何偏私。大地也是这样,“地无私载也”。天地就凭着这样的诚,这种至诚,它能够化育。圣人呢?所以他有至诚的道德。因此他能够,“经纶天下之大经”,来教化天下人,立天下的“大本”,知道天地的“化育”,也就是本于天地那种,公平无私的,来化育天下苍生。这三桩的,能够办这三桩的大事情,凭的是什么呢?凭的就是“至诚”。

下页:夫焉有所倚 依本性明德 圣人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