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既复政厥辟,(还政太甲。)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告老归邑。陈德以戒。)曰:“乌呼!天难忱,命靡常。(以其无常。故难信也。)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人能常其德。则安其位。九有诸侯也。)”(卷二 尚书)
白话:伊尹把政权交还给被他放逐的国君太甲之后,打算告老归乡,于是再次叮咛告诫国君太甲谨修德行。他说:“唉!上天难信,因为天命无常。君王如果能常此不懈地修德,就能使自己的地位安定。如果不经常修德,国家也会因此灭亡。”
○龙见武库井中,车驾亲观,有喜色,于是外内议当贺,毅独表曰:“昔龙降郑时门之外,子产不贺。龙降夏廷,卜藏其漦,至周幽王,祸衅乃发。证据旧典,无贺龙之礼。”诏报曰:“政德未修,诚未有以膺受嘉祥,省来示,以为瞿然。贺庆之事,宜详依典义,动静数示。”(卷三十 晋书下·传)
白话:有龙出现在武库的水井中,晋武帝司马炎亲自坐车去观看,露出喜悦的神色。于是朝廷内外的官员建议应当庆贺,唯独刘毅上表说:“以前春秋时期,有龙降落在郑国的大门外,子产并不称贺。夏朝,有龙降落在宫廷中,占卜者将龙吐的涎沫藏在盒子里。后至周幽王时,打开盒子,龙的涎沫流出来,而酿成亡国的祸患。臣查证从前的典籍,没有庆贺飞龙降临的礼仪。”武帝颁诏说:“政事和德行都还没有修明,实在没有资格承受这样的祥瑞吉兆。我阅览了刘毅的奏章,感到又惊又怕。庆贺的事,应审慎地依照经典大义,一举一动都要及时告知。”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则为贼。”授天子一策。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务哉务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卷三十八 孙卿子)
白话:天子登基即位。上卿进奏说:“怎么说您所忧甚为长远呢?能去除忧患则为有福,不能去除则为祸害。”交给天子第一道策书。中卿进奏说:“君上承天命以为天子,而有天下之国土,在事情没来之前考虑处理事情,在忧患发生之前考虑治理忧患。先于事情的发生而考虑称之为‘接’,‘接’就能够让事情圆满完成;先于忧患的产生而考虑称之为‘豫’,‘豫’则祸患不生;事情已经来临而后考虑这是‘后’了,‘后’则事情不能成功;忧患已经出现而后考虑的,称之为‘困’,‘困’则无法抵挡祸患的到来。”交给天子第二道策书。下卿进奏说:“时刻警戒不要有懈怠。喜事庆贺的人还在堂上,丧事吊唁的人就已经在门口。祸福相依,祸福无常,不知何时进门。一定要警戒!一定要警戒!万民的期望在您一身啊。”交给天子第三道策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