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千古奇书·群书治要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这句话选自《管子·形势》,大意是:对当今有怀疑则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查阅历史。

这是管子的一个历史观,很有现实价值。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历史,可以推知它的现在;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未来。古代三王五霸都是利天下的君主,故自身贵显而子孙蒙其德泽。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都是害天下的君主,故自身因伤而子孙蒙其祸害。万事的本性,内容虽有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诗经·大雅·荡篇》中有一句诗:“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原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鉴,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夏朝是以治水有功于世的夏禹开始的,可是他的后代夏桀却是一个荒淫暴君,于是商汤揭竿而起,就把夏朝给蓷勫了,建立了商朝,后因迁国都于殷这个地方,所以也称殷商。

商代政权传到纣时,纣也是一个和夏桀一样的荒淫暴君。当时作为商的西方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就对殷纣王提出了诚恳的批评规劝,说殷商的历史教训不必向远处去找,前代夏桀灭亡群书治要的例子就是。但是,殷纣王并没有听周文王的忠告,终于被周武王给蓷勫了。该成语告诫人们决不可忘记历史的教训。

一个强大的夏王朝,不仅有很长的历史,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商汤的军队所蓷勫,这是一件大事,一件令人极其震惊的大事,甚至到东周时期,还能引起人们的震惊。孔子认为是:“桀暴其民甚,因而身杀国亡”,这是古代思想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所以《管子·民篇》也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韩诗外传》总结说:“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意思是说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孔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种,施行仁政和不施行仁政罢了)。”君主暴虐百姓,厉害的会被杀,国家会被灭亡;不厉害的也会危险,国力会被削弱。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是唐太宗在魏征死后说的话。历史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一部大书,它具有永恒的现实意义,总能不断地给人们以启发。万事的本性,众人的心性,内容虽有不同,环境虽有变化,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这便是“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明变”的同时还要“守常”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下页:帝尧放勋 尧道在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