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持戒中的开遮持犯 讲通权达变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溢栖法师 ( 字号:   )

严格说起来,佛菩萨说法,因人施教!佛善于观机,那一会、那些话,专门对那些人说的。虽然对这个人说,当机者有大利益,他能大彻大悟;不当机者也能帮得上忙,促进他开悟,他不能在这一会上开悟的时候,促进他开悟。可见得佛心平等,方法上有差别,佛决定不勉强人。

佛不勉强人,那些菩萨祖师也不勉强人,虽有威严,和蔼可亲!确实是如此。孔老夫子有威严,人人都想亲近他。为什么?心地慈悲,待人有礼,能关心人、能够亲切体贴,这是圣人!那个威严,就是“以礼节之”,这个里面带了有差别。再给诸位说,那个差别是因人而异,这就是差别。如果对每一个人都一样,那就不叫差别了,那就无差别了。所以他那个威严尺度不一样的,对这个尺度宽一点、对那个紧一点。那是看什么程度,愈是心清净的人,那个尺度愈宽。为什么?他接近纯真。愈是迷惑颠倒的人,那个尺码就愈紧。所以,它是个差别相。

佛家的戒律,无论是大乘戒、小乘戒,诸位要是稍稍研究过戒条,你就晓得,哪一条戒都是有“开遮持犯”;讲“开遮持犯”就差别相了。换句话说,每一条戒对待每一个人,那个差别也不是相同的。不但对每一个人不相同,就是对我们自己一个人来讲,我们初发心学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到你接近开悟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到开悟之后,又是一个标准。所以在个人修学上来说,这个尺码也是常常不定的,有时候紧,有时候宽,这也是一个差别相。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晓得。如果戒律没有这个差别,那戒律是死的。戒律如果是死的,持戒的人一辈子不能开悟。为什么?死在戒下,被这个戒律困死了!

譬如从前我在大专讲座上课的时候,这些大专男生就问我,我们现在受了五戒、受了菩萨戒,在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们服兵役派到金门前线,敌人来的时候开枪打我,我要不要打他呢?我要打他,我犯戒了,犯了杀戒,这怎么得了!这个戒虽然是受,他对戒不通;他只晓得严的那一面,他不晓得和的这一面;他只知道遮的那一面,他不晓得开的那一面,这有开缘!这是一个例子。这一个例子也许有些人用不上,为什么?你也不要服兵役,你也不会被派到前方,也不会遇到这个事情。

还有一个小问题是常常碰到的,蚊子来咬了,一巴掌把牠打死,心里好难过,你看我又犯了杀戒,我又杀生了。我在南部讲经,有一位居士提出这个问题问我:“蚊子带了传染病,带着疾病,我家有小孩,如果被这些病菌传染之后,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蚊子要不要杀牠呢?”你们诸位想想,怎么办?不杀牠,牠带着传染病来;杀牠,又犯了戒,这又有罪了,这个问题就大了。

给诸位说,同样一个道理,“开遮持犯”,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你存的是什么心。你要存着讨厌的心、恨牠的心,你把蚊子杀死了,你犯了戒了,杀戒。你要是慈悲心、怜悯心,你看你带着病菌要害那些人,慈悲杀牠,不得不杀。杀牠,免得你造罪业!这是慈悲心。同样一巴掌把蚊子打死:一个是恨牠,一个是慈悲、怜悯牠,这就不一样!

爱护家人,不要让牠带有传染病,也怜悯蚊子,不要造这个恶业。我这么一讲,他就有一点开悟了,他也不天天苦恼了,也不用为这个戒律犯愁了。他说:“这样我打死蚊子还有功德!”确确实实是看你安的是什么心!

但是学佛的人必须有预防。我在南部住弥陀院,到了天快黑的时候,我把纱窗都打开,他们里面的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放蚊子。房间里面不要点灯,蚊子一看到光,牠就飞出去了。你把纱窗罩着,里面的蚊子飞不出去。所以我把所有纱窗统统都打开,让牠往外飞。等牠都飞完了,我们再把砂窗关起来,一个蚊子也看不到,我还是要点一枝蚊香。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他们,你们回家就照着我的方法做。蚊香点了,如果把门窗都关了,那这个蚊子统统都会薰死在这里。我们把门窗打开先让牠出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懂得预防,要晓得怎么个作法。

你将来是弘法之人,你做了法师弘法,如果你要是讲我对于蚊子要爱护,我决定不能杀生,我这个戒律要严格。好,你的戒律受得很严格,那个带了病菌的蚊子你也不肯杀,让牠叮。叮了,说我发心了,喂牠一餐吧!这是好,好心!如果你功夫不到,你没有慈心三昧,在一咬的时候,好了,第二天又病了;一病了,经不能讲了,这个蚊子罪业可造大了。

诸位想想看,请法师讲一天经,无量功德。牠能叫法师不讲经,叫大家经都听不到了,牠的罪过有多大?你这个时候把牠打死,无量功德,对牠有好处,免得牠造这么大的罪业!所以你们要是不把这个道理想通了,这个戒律就没有办法持了。

儒家的理也是如此,所以说不能固执,不能偏于一边,世出世间法都讲通权达变。佛法根本智里面,这个智慧的运用叫权智,权就是通权达变。权智就是方便,所以它是智慧,它了解事实的状况,它懂得在什么时候应当如何处理,处理得非常恰当,于自于他都有利益,都有无量功德。

所以佛法是开智慧的,它不是个死东西,不叫你迷惑、执着!各位同修,戒律是要读,戒律必须要遵守,要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凡是遇到障碍,我们就要提出来讨论,一定要断疑惑、生信心,才会有利益。

下页: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守信失信 辨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