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讲记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致饰于外 务以悦人 本心之德亡矣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溢栖法师

所以这一部经,我们愈看愈像《华严经》,《华严经》里面从大分来看,“信、解、行、证”四大分。而前面三十七品着重在理论的说明,很像“中庸”。当然《四书》分量少,《华严经》部头大,文字多,说理当然更清楚。所以我们读了《华严经》之后,再来看《四书》,真是其味无穷!而“离世间品”是属于行经,在四分里面是属于行;前面三十七品着重在理论的讲解,是解分,“离世间品”是行的一分,就是讲修行、讲方法。末后“入法界品”,“入法界品”在《四书》里,相当于“论语”、“孟子”,这两部是入法界品。诸位要从这个角度上来读《四书》,来研究《华严经》,那味道就浓了。

诸位要记住,我们讲“信、解、行、证”,这是大分;实际上每一分里面都有“信、解、行、证”,重重无尽!《四书》里也有这个味道,每一章、每一节里都有“信、解、行、证”。由此可知,世出世间法着重在实行,着重在真实的功夫。我们无论是求世间学问,或是求无上菩提,如果不真实,换句话说,自欺欺人,不会有成就的。希望诸位在此地读《四书》,要特别记住这一桩事情。

尤其是“著书立说”,现在这个“著书立说”风气很盛。从前著书立说,确实是躬行心得的报告。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印刷术不发达,而且读书人差不多生活都相当清贫,自己纵然有著作,也没有能力出版。不像现在印刷术发达,自己要出几本书,花不了几个钱,很容易就出版了,“我有多少多少著作”。他这个著作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自己确确实实开悟了,真有见地利益众生?还是在那里自欺欺人,迷惑众生?这个里面的功过,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要特别谨慎,要特别留意。这是巧言之甚者,最大的!

第二段我们讲“令色”。“善其颜色,……少能有仁也”,这就是外表上装出一副慈悲仁厚的面貌,无知;只有外表,没有内容;内心,那又是另外一样。

末后这一句说,“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这是外表装成谄媚、巴结、迎合别人的一副面孔,其目的是自己的人与事,自己的欲望,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是迷失自己本性者,他才会做。自己本性要不迷,纵然与自己有利益之事,也不肯巴结人。

下页:孔教非观人术 有则改之 无则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