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学著作导读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孔子家语》的政治哲学内涵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建立君主垂拱而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

政治哲学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儒家政治哲学是指儒家关于政治目标、宗旨、原则、方法的理论、学说以及观念等构成的思想体系,其主要思想包含在《四书》《尚书》《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中。

儒家政治哲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构建有序、合道的政治秩序,即建立君主垂拱而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基于这一目标,《孔子家语·礼运》提出了一套理想的政治模式,描绘了美好的社会图景。

孔子曰:“昔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吾未之逮也,而有记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则为己,力则为人。大人世及以为常,城郭沟池以为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而选,未有不谨于礼。礼之所兴,与天地并。如有不由礼而在位者,则以为殃。”这段话描绘了两大世界图景,一是大同世,一是小康世。孔子认为,自己处在小康世,但他更向往大同世:那是大道通行、天下为公的世界,是贤能在位、不肖退避的世界,是相帮互助、诚信和谐的世界,是有所依托、无后顾之忧的世界,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奸谋不兴、盗贼不作的世界。继孔子之后,后世哲人几乎都将大同世作为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追求。故此,我们可以把构筑大同之世看作《孔子家语》社会政治模式的终极理想。

下页:《孔子家语》中的德法观:德主刑辅、宽猛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