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人的四种心理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孟子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天性中有真正善良的性情,人有真性情,就是至善,善行是由真性情来的;没有真性情的人,如果说他能行善,应该是有问题的。

学科学和学哲学的就要问了,什么样的感情叫做真性情呢?喜、怒、哀、乐都是情;生气、流泪、笑,也都是情,哪一种情是真性情呢?在心理分析上又是一个问题,须另外去解说了。不过孟子认为有情就可以为善,为忠臣、孝子,作好人;换言之,世界上的好人,一切圣人,都是有真感情的人,这才叫做善。

因此,孟子的说法,有真性情就是至善。注意“性情”这两个字,它是从《礼记》中来的,在文学中,对人物的描写,往往说某人为性情中人,或某人有真性情。真性情不是假性情,是天真的性情,中国古代这种人很多,例如忠臣、孝子,像文天祥、岳飞、二十四孝的人物等等,都是所谓真性情中人。孟子所谓的情,就是指这个真性情,当然与真性情相对的是“假性情”,那是完全不同的。

他说人有真情,就有善意,而表现出善的行为,这就是善。可是有时候人会有不善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好否,或头脑好坏问题;更不是说投胎的时候,随便抓了一个猪脑、狗脑到头壳中去,出生以后,因而成为不善。这里孟子提到的四种心理:“恻隐之心”,看见一点可悲之事就掉眼泪的,所谓妇人之仁;“羞恶之心”,对一些事感到脸红,而厌恶不为;“恭敬之心”,对某人某事非常恭敬,如小孩到了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庙宇、孔庙、关帝庙、妈祖庙等,都会下拜;“是非之心”,就是辨别是非的心理。这四种心理,每个人都同时具有,这是孟子学说中所讲心理上的四端,就是四种心理的大现状。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这四种心理,这是对的,不过我们研究动物学,动物有时候也有这四种心理。有时给一根骨头喂狗,同时骂它一声,它会望你一眼,然后走开不吃,这就是“羞恶之心”。如果把动物的心理加上去看,那么佛学的说法就对了,就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性有相同之处,不是只有人类才如此伟大。这又是另一个问题,只提出来给大家注意。

孟子说:扩充了人类的“恻隐之心”,就是“仁”;扩充了“羞恶之心”,就是“义”;扩充了“恭敬之心”,就是“礼”;扩充了“是非之心”,就是“智”。这是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四端,人性应该是具备了善良的、光明的、庄严的一面。所以仁义礼智,并不是受外面事物的影响而来的,而是人性本来就有的。所以,欲求仁心仁道,向内求就得到了,如果不求,就失去了。“或相倍蓰而无算者”,其间得失的差别,有一倍至五倍之多,甚之难以计算。(古代加一倍为倍,五倍为蓰)。所以人的心理,由于时代等等各种影响,不知内求仁心仁道,反而把善的天性变成不善良了。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说到这里,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话来告诉学生。中国古人讲学问,不讲是自己的创造;不像现代的人,要蓷勫别人的,而标榜是自己的创造。中国古人虽是自己创造的学说,也是受古人学说的影响而来的,所以总讲一个根据。这两种态度,两种方法,完全不同。在我们这一代,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引用了别人的话,如果不注明是来自某书或某人所说,就叫做偷,脸都会羞赧;而现代的人,是将别人的话全盘偷过来,据为己有。这也是时代的不同吧!

孟子说到这里,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话来告诉学生。中国古人讲学问,不讲是自己的创造;不像现代的人,要蓷勫别人的,而标榜是自己的创造。中国古人虽是自己创造的学说,也是受古人学说的影响而来的,所以总讲一个根据。这两种态度,两种方法,完全不同。在我们这一代,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引用了别人的话,如果不注明是来自某书或某人所说,就叫做偷,脸都会羞赧;而现代的人,是将别人的话全盘偷过来,据为己有。这也是时代的不同吧!

孟子走的是历史传统文化的路线,他举出《诗经》上说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上天生了人就有人性的法则,有物就有物理的规律,人性在秉赋上,所喜欢的是善良,有道德感。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西方与东方不同,古代与现代不同,表达的工具言语文字也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是一样的。如孝顺父母,西方人也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与形态不同而已。中国人以奉养父母为孝,假如物质上奉养,精神上怨怼,比不养还差;西方小家庭制度,虽然父母不生活在一起,而心理上的恭敬顺从,还是一样的,所以人性上好道德的心理是相同的。

他又引用孔子的话说:古时候作这首诗的人,是有道的,人类的人性与自然界的物理,自有其天生的规律,人性的善良,就是自然法则,就是人性的规律。

现在我们来讨论孟子的学生公都子,所提出当时对人性问题研究的三派主张:告子说,人性无善无不善;另有人说,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都是受环境影响;第三派人说,人性有生来是善,生来是不善,不一定受环境影响。在孟子答复公都子的问题中,说了半天,还是强调人性是善的。但是在所有的辩论中,最可惜的,也是我曾再三指出的,是他们对于人性之先天与后天的界限分不清楚。他们所讨论的是善或是恶,到底是人出生以后,还是出生以前的人性?在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是唯物的或是唯心的?宇宙万物又是怎么来的?如果讨论到这种形而上的问题,那么各方面所举的例子、资料不够充分,有许多更是辞不达意,站不住的。如果所讨论的范围,只限于由父母生下来以后的人性,那还勉强可以讨论。

下页:孟子性善说的疑点